癫痫持续状态(SE)初期是预防颞叶癫痫最关键、最有效的时期。对SE越早进行干预,神经元的死亡就越少、大脑的伤害就越小。最近我们的研究显示在SE 1hr使用mGluR5的拮抗剂能有效终止SE,阻止海马神经元的死亡,预防颞叶癫痫的发生,但在SE 2hrs做同样的处理,则只能终SE而不能阻止海马神经元的死亡 。同时,我们的研究也显示早在SE 2hrs之前有些基因的表达就已经发生了变化。本研究拟应用基因芯片全面、系统地研究SE小鼠海马在30min、1hr、2hrs的转录组,找出表达上调和下调的基因。再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各上调和下调基因的功能、细胞定位,说明SE初期海马的功能变化。然后选择3~4个有价值的基因,应用Real-time PCR等对芯片的结果进行验证;用West Blot等观察相应的蛋白质变化,进一步阐明SE初期的病理过程。希望为研发终止SE、阻止癫痫发生的药物提供新的靶点。
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医学上的急症、重症之一 ,可导致海马等边缘系统的神经元损伤和死亡,促进颞叶癫痫的形成和发展。而SE初期是预防颞叶癫痫的关键时期,越早对SE进行干预,神经元的死亡就越少,对大脑的伤害就越小。.本项目应用表达芯片,研究SE小鼠的海马在SE30min、1h和2h的转录组,筛选差异基因,进行GO和pathway的分析。然后用q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用Western Blot研究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化进行表达定位。.结果如下:1)得到SE30min、1h和2h的转录组,共发现差异基因1153个。.2)GO和Pathway的分析结果显示,SE初期,海马发生了基因转录、突触传递、细胞骨架、免疫相关分子等功能以及MAPK等信号通路的改变,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改变在增强和累积,它们可能与神经兴奋性改变、神经元退化、炎症反应以及突触重塑等癫痫的显著特征相关。.3)qPCR结果显示,SE30min~SE2h,Atf3等20个基因的表达变化与芯片结果一致。.4)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CN1在SE24h和48h显著上调,STARS在SE48h显著上调,与mRNA变化的趋势一致,但时间点不一致,这种滞后使能实施干预的时间延长。与对照组相比,Ddr1和ATF3在SE各组的表达都没有显著性差异,变化可能发生在其他时间点或者受到了小RNA的调节。.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对照组和SE小鼠,ATF3、CCN1和STARS在海马三类神经元表达;SE48h,分子层中出现大量表达CCN1和ATF3的神经胶质细胞,其余未见到显著变化。STARS在SE小鼠的表达都未见到显著差异。GEM在对照组小鼠海马的主细胞有微弱表达; SE48h,主细胞的表达都显著上调。而ERRFI1主要表达于对照组小鼠海马的神经胶质细胞中。SE48h,海马的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明显表达ERRFI1;同时表达ERRFI1的神经胶质细胞增多、单个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也增强。.6)Atf3等5个基因在成年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广泛表达,说明它们可能在成年小鼠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重要功能。.通过本研究,发现了2个参与癫痫初期病理过程的新基因:CCN1和STARs,为终止SE、预防颞叶癫痫找到了2个新靶点;发现了5个在成年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广泛组成性表达的新基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实验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脑损伤的神经机制研究
JAM4在癫痫持续状态形成中的分子机制
沉默microRNA-134对癫痫持续状态后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海马降钙素原在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发生中的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