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县域尺度的贵州贫困地区空间格局、产生机制及规划应对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50829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周政旭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清华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8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8-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郭璐,梁迎亚,郝田,刘志强,余浩昌,秦李虎,王吉力
关键词:
贫困机制乡村规划贵州空间格局
结项摘要

Poverty problem has always been a prominent global issue. The traditional study of the poverty and its solution is mainly based on the fields of economics, society, culture and others. Actually, the poverty , especially rural poverty, is not only interrelated with the specific spatial elements directly but also influenced by other ones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space frequently. In recent years, some researches began to focus on the “Spatiality” of the poverty and formulated relevant spatial governing policies. However, generally this work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without an eff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spatial research framework. .This proposal takes research methods of "theory deduction- Mathematical empirical - Case Perfection ", using panal database and selecting typical county as study material. The project will analy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verty in Guizhou rural area, find the way of building space mechanism reflecting of poverty; and advance the rural planing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to respont it. .The innovation points of this proposal is mainly reflected in: ① it explores the "spatiality" of poverty, finds the mechanism between spatial factors and poverty, this is one of the new perspectives and new fields in the poverty research; ② It tries to explore the method of rural planning responding to povety reduction, it will be helpful to build a system of rural spatial governance.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的重大课题,消减贫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核心任务之一。贵州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其贫困主要集中于县域农村地区。在县域层面分析贫困在空间的分布与演变规律,探索贫困产生的空间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是贫困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并对从空间治理角度消减贫困具有重要意义。.项目采取“理论演绎-数理实证-案例完善”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构建县域面板数据库实证,并选取典型县域深入研究。项目将系统分析贵州农村贫困的空间分布演变情况,揭示与贫困存在显著关联的空间因素;探索空间因素影响贫困的程度、方式与路径,构建贫困产生的空间机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规划应对原则与措施。.项目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①探索贫困的“空间性”,研究空间因素与贫困现象之间的关联与作用机制,是研究贫困问题的新视角与新领域之一;②据此提出乡村规划应对原则措施,将对乡村空间治理体系有所创新。

项目摘要

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的重大课题,消减贫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核心任务之一。贵州是我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其贫困主要集中于县域农村地区。在县域层面分析贫困在空间的分布与演变规律,探索贫困产生的空间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是贫困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并对从空间治理角度消减贫困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分析了贵州农村地区贫困发生的空间分布特点与历史演变规律,对该地区空间要素进行评价,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联;项目通过实证得出,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突出的人地矛盾、薄弱的县域经济与城镇发展水平所带来的经济整合能力落后、滞后的空间支撑能力三方面相互耦合,是贫困产生的重要空间机制;项目还提出了推进县域治理,优化县域人地分布,构建“核心+网络+腹地”的县域整体空间发展格局等针对贵州县域贫困问题的规划应对和空间治理建议;此外,项目还选取了典型贫困积聚地区,对其聚落分布、空间格局、生态系统、聚落营建、历史演变等专题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在分析该地区贫困成因的同时,积极发掘其文化、生态等方面的积极因素,讨论该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可能路径。.项目的主要意义体现在:(1)以人居环境为理论基础,构建了空间因素与贫困现象之间的关联与作用机制,并在实证上加以检验,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当前的贫困研究范畴,是贫困研究领域的创新。(2)项目提出贫困空间治理的政策体系,并针对性、系统性地提出具体措施,指导实践,是对乡村地区空间治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有利于指导乡村地区脱贫攻坚、实现空间治理。.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5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周政旭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县域尺度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定量刻画

批准号:41701239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张楚天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碳平衡分区的县域低碳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批准号:5187844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闫凤英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成渝城市群绿色基础设施多尺度空间格局分析及空间规划方法研究

批准号:3150058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倩娜
学科分类:C161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贵州贫困地区农村室内空气复合污染机制及健康效应研究

批准号:20967002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董泽琴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