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实践中,传统组合框架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复杂,施工难度大。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柱是将钢管混凝土或型钢混凝土柱中的大部分钢管或型钢以纵向钢筋的形式弥散于混凝土中,而将剩余部分以薄壁钢管的形式外包于混凝土;钢管在梁柱节点区断开,不直接承担纵向荷载,只对核心混凝土起约束作用,避免了钢管混凝土或型钢混凝土柱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复杂的问题。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既继承了钢管混凝土约束效果好的优点,又继承了型钢混凝土抗火性能好的优点,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抗火性能好、与钢筋混凝土梁连接方便和造价低的特点。课题组将在传统组合结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对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力学性能、框架柱的抗震性能、梁柱节点的静力和抗震性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建立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提出抗震设计方法。
本项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对圆形和方形截面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的静力和抗震性能、梁柱节点的轴压和抗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并按计划完成了预定的目标。项目研究取得的各项成果可为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和设计提供参考和建议。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 对80个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试件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短柱的轴压、偏压和滞回性能以及节点的轴压和抗震性能,验证了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的优越性能。.(2) 建立了轴压荷载作用下圆钢管约束混凝土柱的简化力学模型,推导了钢管应力随高度变化的参数方程。.(3) 提出了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轴压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及有限元结果吻合较好。.(4) 推导了钢管约束混凝土极限压应变随约束强度的变化关系,并建立了极限压应变的计算公式。.(5) 建立了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偏压构件的纤维模型,并验证了轴心受压下的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可直接应用于偏心受压构件。.(6) 提出了不同混凝土强度和套箍系数下钢管约束混凝土等效矩形应力系数α和β的取值;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圆/方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7) 提出了基于特征点方法的轴力—弯矩相关曲线,进一步简化了对称配筋高纵筋率钢管约束混凝土柱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8) 建立了考虑延性的钢管约束混凝土短柱抗剪承载力公式,公式中明确了钢管与混凝土的组合作用。.(9) 提出了新型的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框架节点,包括梁水平加腋、柱节点区并筋和节点区钢管贯通开洞三种形式,并提出了静力和抗震设计方法。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RC梁节点的静力与抗震性能
带约束拉杆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静力性能和抗震性能的关键问题研究
配筋空心方钢管高强混凝土构件的静力性能研究
钢管约束钢骨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