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性灌草丛类草地是亚热带、热带地区以旱中生和中生草类为主,并散生少量乔木和灌木(郁闲度0.4以下))的草地。热性灌草丛类共分4个组,石山灌草丛草地是其中之一,是岩溶地区天然草地的主体,但其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正逐渐演替为裸岩地。迄今对该草地的退化过程及其恢复机理尚未明确,但其相关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以广西岩溶地区的石山灌草丛草地为研究对象,在进行本底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其植被结构和土壤理化结构与演替的动态过程、恢复速率及动力,生产力及其动态与承载力,致损与胁迫因子的作用特点与作用强度及其自我调控机制。阐明石山灌草丛草地退化的主要类型、表现形式、退化程度与演变趋势,探索人为扰动和岩溶环境胁迫等致损与胁迫因子的作用以及生物群落、种群、个体等层次的响应机制,以揭示石山灌草丛草地退化过程及其恢复机理,为提高草地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来自中国10个资源型省份的经验证据
射流角度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高寒地区人工草地退化与恢复的植被-土壤界面过程研究
藏北地区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恢复过程的障碍因子研究
放牧驱动的喀斯特灌草丛植被退化过程与机理:从功能性状到生态系统功能
西藏高原退化草地自然恢复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