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生植物角果藜和叉毛蓬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62023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5.00
负责人:杨红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石河子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文娟,张玲,韩亚杰,李建华,刘珊珊,孙文
关键词:
生物活性叉毛蓬化学成分构效关系角果藜
结项摘要

角果藜、叉毛蓬是新疆特有的藜科沙生植物,生存环境沙化、干旱、盐碱。本项目以长期逆境环境中生存的角果藜、叉毛蓬为研究对象,运用硅胶柱层析、凝胶色谱、反相色谱、制备色谱等技术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有望分离出结构新颖的化合物。并通过高通量的生物活性检测模型(MTT细胞毒性筛选方法、液体稀释法等),测定提取物或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最低抑制浓度MIC及抑制中浓度IC50)。运用活性跟踪法、筛选出具有开发和应用前景的先导化合物,并进行先导结构的修饰、性能优化,研究其构效关系。前期实验已测定了角果藜和叉毛蓬的生物活性,并分离出单体化合物,本项目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望确定新疆极端环境下沙生植物的化学成分、新颖化合物、活性结构,揭示化学结构与活性的构效关系,探索新疆极端条件下植物化学成分及活性成分,为合理开发和应用新疆的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项目背景:.角果藜、叉毛蓬是新疆特有的藜科植物,仅生长在新疆,前期的研究表明角果藜,叉毛蓬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因此开展对角果藜、叉毛蓬两种沙生植物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分析,阐明角果藜和叉毛蓬在极端环境下的化学成分规律、活性特点,为合理利用新疆植物资源提供依据。..主要研究内容:.1、角果藜化学成分的分析.2、角果藜挥发油抗菌、抗氧化活性分析.3、叉毛蓬化学成分的分析.4、叉毛蓬化学成分抗菌、抗氧化活性研究..重要结果:.1、从角果藜的活性部位乙酸乙酯层和氯仿层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1)7-酮基-β-谷甾醇,(2)β-谷甾醇,(3)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4)正十六碳醇,(5)[24S]豆甾-4-烯-3-酮,(6)173-脱镁叶绿素乙酯,(7)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8)β-谷甾醇亚油酸酯,(9)丁香树脂酚葡萄糖苷,(10)麦黄酮 ,(11)穆坪马兜铃酰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角果藜中分离得到。.2、从叉毛蓬氯仿段和乙酸乙酯段共分离得到24个化合物,分别为(1)正十六碳醇、(2)十四烷酸-4-羟基苯乙酯、(3)4-羟基苯乙酮、(4)黑麦草内酯、(5)紫丁香酸、(6)金圣草黄素、(7)邻苯二甲酸二丁酯、(8)香草酸、(9)4-羟基-3-甲氧基苯乙醇、(10)N-[2-(3,4-二羟基苯基)-2-羟基乙基]-3-(4-甲氧基苯基)丙-2-烯酰胺、(11)骆驼蓬碱、(12)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3)2,5-二甲氧基苯醌,(14)3-(4-氯苯基)-1-苯基-1H-吡唑-4-甲醛、(15)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6)正二十九烷、(17)4-羟基苯甲醛、(18)4-羟基苯甲酸、(19)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20)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21)α-菠甾醇、(22)2-羟基苯甲酸、(23)腺苷、(2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叉毛蓬中分离得到。.3、以7株细菌和2株真菌为供试菌,通过最低抑制浓度和抑制中浓度两值的测定来评价了角果藜和叉毛蓬中化合物的抗菌活性,采用DPPH法和FRAP法检测了角果藜和叉毛蓬中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关键数据及其科学意义: 从角果藜、叉毛蓬中分离得到化合物均具有一定抗菌,抗氧化活性。其中骆驼蓬碱具有很好的抗癌、抗肿瘤效果,首次从叉毛蓬中分离得到。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DOI:10.11766/trxb202008100444
发表时间:2022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杨红兵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固沙先锋植物沙蓬-内生固氮菌的共生固氮机理

批准号:3130038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李剑峰
学科分类:C030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毛红椿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

批准号:31070310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刘海利
学科分类:C0209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疆北部荒漠典型“风滚”植物角果藜多态繁殖体生产的生态适应意义

批准号:3166012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芦娟娟
学科分类:C0304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沙生植物沙套形成机制及生物学意义研究

批准号:30771766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徐先英
学科分类:C1613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