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流体芯片平台的流动电势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100608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周洪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章洪深,王其旻,孙晓娜,杜娟,朱琳
关键词:
流动电势纳流体门电极转换效率
结项摘要

开展纳流体流动电势的研究,对于研究静电场与纳流体流动行为间的作用机理、探索新型的纳流体器件以及探索解决能源危机的新途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纳流体流动电势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均不充分,其中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稳定、优良的研究平台。本项目拟充分利用微流控系统中成熟的技术和概念,采用柔性的PDMS材料构建一个稳定、集成的纳流体流动电势研究的芯片平台。在芯片上同时集成门电极、蠕动泵以及尺寸可控的纳米沟道,从纳米沟道表面电荷密度、脉冲频率以及纳米沟道尺寸等方面系统地研究纳流体流动电势现象。本项目的实施将阐明纳米沟道尺寸、表面电荷密度以及脉冲频率与纳流体流动电势之间的关系,实现高能量转换效率的流动电势实验。

项目摘要

微流控技术为纳流体流动电势的研究提供了优越技术平台。本项目将纳米沟道融入微流控系统中,充分利用微流控系统成熟的技术和概念,构建了一集成的纳流体流动电势研究的芯片平台,从纳米沟道表面电荷密度、外界压强以及纳米沟道尺寸等方面对纳流体流动电势现象展开系统的研究。本课题按照申请报告,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内容:(1)通过数值模拟,设计了纳流体芯片合理的结构尺寸参数。探索和研究相关工艺,并结合MEMS 技术加工了纳流体芯片;(2)结合PDMS微阀,脉冲气压控制技术以及精密的芯片接口装置,构建了集成的纳流体流动电势研究的芯片平台;(3)从理论数值模拟和试验两条途径,开展了纳流体中电动现象、单向导电性及流动电势效率等科学问题的理论研究;(4)初步尝试将纳流体推广应用于样品的预富集和DNA拉伸等实际应用领域。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2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3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混采地震数据高效高精度分离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1441.2020.05.004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微(纳)通道流动电势测量的低成本高灵敏度非标记疾病标志物检测技术

批准号:20875041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蒲巧生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微/纳尺度条件下的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研究

批准号:50536010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郑平
学科分类:E0603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基于微纳流控芯片的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的二维电泳平台研究

批准号:20705005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耿利娜
学科分类:B0401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惠斯通桥型微流控抗原检测芯片的构建及其微流体流动特性研究

批准号:2157616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汪伟
学科分类:B0802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