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显示高动态范围视频,色调映射算法和双屏显示设备是研究的两种技术路线。色调映射算法多对视频进行离散多通道分解并采取不同压缩处理,且较少考虑时间因素而易导致光晕、色彩偏离等时空不连续性;双屏结构由于屏间间隙而引入动态光晕等空间不连续性。本项目提出LCD-FED双屏显示结构,研究LCD、FED双屏图像的复合显示特性,借鉴色调映射的若干方法,对分块、分层、分时算法进行融合。针对离散多通道分解和屏间间隙导致的时空不连续,利用视觉累积效应,对FED背景屏进行纳秒级高速刷新,实现多通道图像的连续分解与显示,补偿光晕和色彩偏离;针对未考虑时间因素导致的时间不连续效应,研究时间连续性算子,提取视觉注意力特征作为双屏缓变背景。最后通过主观视觉和客观评价的方式分析各方法在亮度、颜色或细节等方面的优缺点,通过实验调整得到最优参数,并反馈于FED背光源设计工艺,预期研制成具有较佳成像效果的高动态范围视频显示单元。
本项目完成后已获得具有高速刷新速度和较好白色显示的FED背光源,获得具有较佳成像效果的高动态范围视频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对比度大于1000000:1;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EI 论文6 篇,申请专利3 项;培养研究生6 名。获得的最主要研究成果为:.(1)首先,项目提出点对点式LCD-FED双屏结构高动态范围显示系统。系统中FED背光源像素点单独控制所对应的液晶像素点,背光源FED与液晶面板共用一块玻璃基板,减少FED背光源光线传播到所对应液晶像素点的距离,并调整黑底的长度来控制荧光粉发射光的角度。该系统能消除光晕且局部对比度提高到65025:1,点对点控制率达到100%。.(2)针对运动伪像问题,项目提出背光源延迟驱动的方法。针对LCD的保持型显示模式和FED的脉冲型显示模式,当液晶显示器件的响应达到当前帧的正常值时,FED的发射微尖开始发射电子。进入下一帧图像之前,关闭背光源,等待液晶显示器件转变到下一帧的正常值。实验证明,这种方法能够消除显示设备的部分运动伪像。.(3)项目提出了秀尔图像分割算法。首先对输入的高动态范围图像像素灰度值进行因式分解;然后检测质因子是否大于255,对大于255的质因子进行减1再因式分解处理;最后对这些质因子进行由小到大排列,奇数位质因子的乘积由前液晶面板显示,偶数位质因子的乘积由背光源FED显示。通过计算,该算法的显示灰阶提高到18726,是平方根图像分割算法显示灰阶的73.15倍。.(4)深入研究了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中的时间域连续性问题:色彩连续性。提出了一种颜色空间转换方法。该方法根据颜色空间的相互转换原理,将高动态图像转换到HSL空间,完成颜色信息与亮度信息的分离,并引入了视觉适应性模型。实验表明,空间转换与适应性模型的结合使用可以很好的处理亮度抖动问题。.(5)最后,研究了高动态范围图像显示中的空间域连续性问题:空间错位。针对LCD-FED双屏显示中的空间错位问题,项目提出了加权和优化算法。对于空间错位引入的视觉差与重构差,进行加权求和并进行最小化计算,最终得到双屏显示需要的前后屏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可明显提高双屏系统的可视角,达到120°。.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LCD-FED双屏系统进行高动态图像显示,以空间转换结合适应性模型处理时间域连续性问题,以加权和优化算法处理空间域连续性问题,可以较好地解决时空连续性问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高动态范围视频的量化编码技术研究
监控视频的高动态范围化及其在辐射域处理
面向HMD的高动态范围立体全向视频视觉体验质量评价
动态场景的时空复用压缩视频成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