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一江两河流域山地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60127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42.00
负责人:拉琼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西藏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钟扬,欧珠朗杰,刘怡萱,次央,明升平
关键词:
多样性与生产力关系局域多样性多样性梯度环境梯度
结项摘要

Yarlung Zangbo, Nianchu and Lhasa River valleys of Tibet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iver ecosystem in the Qinhai-Tibet Plateau. Studying patterns of plant diversity along altitudinal gradients also remain important topics in ecology. Mountain plant species richness patterns along high altitudinal gradients in the Yarlung Zangbo, Nianchu and Lhasa River valleys has been relatively little studied. This study intends to take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method to detect plant deversity patterns along these river altitudinal gradients, an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diversity patterns and productivity and to study possible environmental causes for the patterns observed, so as to reveal the origin and maintenance mechanisms of plant diversity in these high altitude regions.

一江两河流域是青藏高原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西藏农牧业和人口最为集中的区域。植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目前还没有针对一江两河流域高海拔山地植物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系统研究。本研究拟采取野外样方调查法对一江两河流域山地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分布格局和环境因子相关性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与各种环境因子和初级生产力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这一高海拔区域的山地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项目摘要

植物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青藏高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地区,其境内的江河流域是高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通过样方法对雅鲁藏布江流域的3座高山布丹拉山(5127m)、岗巴拉山(5030m)和根培乌孜山(5300m)植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 对物种丰富度与坡度、植被盖度、土壤各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3座高山的植物多样垂直分布格局分别呈单峰型(根培乌孜山)、单调递减型(岗巴拉山)和与海拔无显著相关(布丹拉山)的分布格局特征,表明不同山体由于受不同坡度、坡向、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盖度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特征。根培乌孜山和布丹拉山的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植被盖度呈单峰分布格局,而岗巴拉山的植物物种丰富度与植被盖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环境因子坡度、坡向、土壤各种理化因子对样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不同因子呈现出不同结果。这些研究结果表明高原山地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特征由于其山体不同而表现各异,物种丰富度与各种环境因子的关系也各不相同。通过对3座高山的植物物种组成和区系组成调查,经鉴定发现: (1) 根培乌孜山共有维管束植物377科,属于57科,183属,从区系组成上看,种子植物科以世界分布为主;属以温带分布为主,东亚成分次之,热带成分、地中海成分和中亚成分鲜有掺入。(2) 布丹拉山南种子植物约有45 科156 属316 种,其中单种属和小属最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在属种水平上温带分布型占主导地位。(3) 岗巴拉山南坡种子植物组成共有148种,隶属95属、35科。本研究区科的组成中菊科为优势科,包含了12属,22种,各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12.63%和14.87%。在属的组成中没有明显的优势属出现,单种属最多,共69属,69种,分别占总属数和总种数的72.63%和46.62%,本研究区种子植物区系结果显示,科的分布区系类型以世界广布型为主,其次是热带性质的分布型;在属的分布区系类型上温带性质的分布型占绝对优势。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5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拉琼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我国东部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垂直格局的比较研究

批准号:49971002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方精云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西藏“一江两河“径流形成机制及水文规律研究

批准号:49161001
批准年份:1991
负责人:刘天仇
学科分类:D0702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西藏一江两河农业区域开发潜力与模式及其理论研究

批准号:39770431
批准年份:1997
负责人:杨改河
学科分类:C1303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我国山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批准号:40638039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方精云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16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