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日疟是世界上流行最为广泛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疟疾传播阻断疫苗的研制开发已成为当今防疟、抗疟的主要策略之一。Pvs25是间日疟原虫合子、动合子表面表达的主要蛋白,其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已被公认。近年来,传播阻断免疫新靶位- - -配子体、配子表面表达的特异性蛋白P48以其保守的基因特点和在配子发育过程中具有的关键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间日疟原虫Pvs48在我国分离株中高度保守,并且以鼠疟构建的Pys48核酸疫苗诱导的抗血清能够显著抑制配子体的感染力。本项目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间日疟原虫Pvs25和Pvs48双靶位复合蛋白,旨在协同抑制有性阶段疟原虫的进一步发育,以期产生叠加的传播阻断免疫效应。从而为完善间日疟传播阻断疫苗的研究和研制高效的疟疾复合疫苗提供必需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间日疟是世界上流行最为广泛的寄生原虫感染性疾病。疟疾传播阻断疫苗的研制开发作为新的疟疾防治策略,与其他阶段疫苗或抗疟药物的联合应用将成为防疟、抗疟的主导措施。Pvs25是间日疟原虫合子、动合子表面表达的主要蛋白,其作为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已被公认。近年来,传播阻断免疫新靶位---配子体、配子表面表达的特异性蛋白P48在配子发育过程中具有的关键作用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本项目是在Pvs25和Pvs28成功克隆、表达和疫苗效果系统评估的基础上,拟进一步比较分析我国间日疟单纯和混合流行区分离株Pvs25和Pvs48的基因特点,构建间日疟原虫Pvs25和Pvs48双靶位复合蛋白,并检测其免疫活性和传播阻断效果。实验结果显示:我国Pvs25基因多态性非常有限。间日疟单纯与混合流行区Pvs48主导基因型和氨基酸型完全一致,特别是2004年样本与2008~2012年样本相比,主导基因型和氨基酸型未发现新增突变位点。Pvs25和Pvs48双靶位复合蛋白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特异性抗体,但和流行区患者血清反应未见明显变化。构建的Pys25和Pys48核酸疫苗,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抗体,通过直接蚊吸血以及免疫血清与配子体体外培养实验,证实Pys25和Pys48核酸疫苗均具有良好的传播阻断效应,但Pys25和Pys48复合免疫其传播阻断活性低于Pys25单纯免疫组,提示传播阻断效应具有明显的抗体效价依赖性。另外,我们对近年来新发现的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47和P230也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研究,通过构建雌性配子体特异性表达的核酸疫苗Pys47,免疫小鼠发现核酸疫苗Pys47能够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抗体,但对合子和动合子没有形成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我国间日疟原虫分离株Pvs230的基因进行了测序分析,显示Pvs230具有有限的基因多态性,提示Pvs230为较好的间日疟传播阻断候选抗原。同时通过构建分段表达的Pys48重组蛋白,进一步明确了关键功能表位的免疫原性。因此,这一研究无疑对确定Pvs25和Pvs48在疟疾传播阻断免疫中的作用地位,为完善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的研究和研制高效复合疟疾疫苗提供了必需的理论和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新型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抗原Pvs48的确定
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蛋白Pvs25和Pvs28疫苗效果的研究
间日疟原虫传播阻断疫苗候选蛋白Pvs25和Pvs28基因的克隆和表达
疟原虫受精前后抗原Pbg37和PSOP26复合疫苗传播阻断潜能及其效应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