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在美、日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DN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疾病的首因(约占35%)和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我国这一比例也逐年上升(约占10%)。目前,西药治疗DN尚缺乏有效手段,中医药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对早期DN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科学内涵亟待阐明。DN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项目拟利用携带活性TGF-β1的腺病毒载体,通过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构建无明显炎症反应的肾纤维化模型,围绕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机制中有待探索的热点问题-TGF-β1/Samds信号转导途径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关系,探讨临床有效中药"糖耐康"防治糖尿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靶点及机制,解决中医药防治DN关键科学问题,为中药防治DN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目的:本项目通过观察中药糖耐康干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实验研究,探讨糖耐康干预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为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50只雄性 KKAy小鼠,按随机血糖值随机分为:模型组、糖耐康高、中、低剂量组及缬沙坦组,每组10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10只为正常组。糖耐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4.56g/kg.d,2.28g/kg.d,1.14g/kg.d浓度按0.01ml/g体重灌服糖耐康水溶液,缬沙坦组按0.46mg/kg.d灌服缬沙坦水溶液,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8周。记录小鼠一般情况、体重、血糖,实验周期结束时,测定小鼠血清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做肾组织HE染色、Massom染色和PAS染色并进行图像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E-钙粘蛋白;Real-time PCR检测肾TGF-β1 mRNA、TGF-β R1 mRNA、TGF-βR2 mRNA、Collagen I mRNA、Collagen Ⅲ mRNA和FN mRNA表达;wetern blot检测肾TGF-β1、Smad2,P-smad2,Smad3,P-smad3,Smad7蛋白表达。.(2)HK-2 细胞用含 10 % 胎牛血清、100 U/mL 青霉素、100 μg/mL 链霉素 DMEM/F12(1:1)完全培养基,于 37 ℃、5% CO2 细胞培养箱中传代培养。细胞分为6 组:(1)空白对照组:DMEM/F12 培养液;(2)单纯TGF-β诱导组:DMEM/F12培养液+10 ng/mL TGF-β1;(3)空白血清对照组:DMEM/F12培养液+10 ng/mL TGF-β1+10%空白血清;(4)干预1组:DMEM/F12 培养液+10 ng/mL TGF-β1 +5%糖耐康含药血清;(5)干预2组:DMEM/F12 培养液+10 ng/mL TGF-β1 +10%糖耐康含药血清;(6)干预3组:DMEM/F12 培养液+10 ng/mL TGF-β1 +20%糖耐康含药血清,然后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E-钙粘蛋白;Real-time PCR和 wetern blot检测指标同动物实验部分。.结果:(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Klotho通过抑制高糖诱导的微RNA-21a-5p高表达而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的机制
深圳地区初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FLAIR血管高信号和DWI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
miRNA与糖尿病心肌病
基于“肾痿”组方的糖肾平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中药对糖尿病KK-Ay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调控机制研究
BVR调控缺氧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机制及干预研究
AdTGF-β1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姜黄素干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