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褐飞虱是水稻生产中的主要虫害之一,每年均有大量发生,给生产造成损失。本项研究选用带有不同的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的原始材料,通过回交转育、分子标记选择和抗虫性鉴定,将多个抗褐飞虱基因导入到遗传学家和育种家熟知的模式品种9311(籼)和日本晴(粳)中,并进行精细定位,在清晰的遗传背景下研究这些抗褐飞虱基因的遗传效应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本项研究选育的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连同新发展的分子标记,提供给我国水稻育种家在育种中应用;不同抗褐飞虱基因间相互组合,将会为水稻品种提供更加稳定和持久的抗性。另一方面,通过精细定位,携带单个抗褐飞虱主效基因的近等基因系将成为克隆各个抗褐飞虱基因的绝好材料,从而为克隆这些抗褐飞虱基因奠定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水稻抗白背飞虱基因的转育与遗传效应分析
野生稻转育品系稻株它感素与抗褐飞虱的关系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多样性持续控制褐飞虱的分子机理
水稻抗褐飞虱基因qBph31(t)的克隆与抗性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