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考虑微观和宏观双尺度,研究堆载预压后软粘土地基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微观结构特性和力学性能,建立软粘土变形的微结构模型与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基于室内SEM试验、MIP试验、非线性渗流固结压缩试验以及其他常规土工试验,通过考虑土中水的非线性渗流特性与渗流机制研究,得到描述其渗流过程的数学表达,同时综合考虑土体的非线性压缩等复杂因素的影响,建立软粘土再压缩理论。开展数值分析和某些理想条件下的解析求解深入研究软粘土地基的再压缩性状,并通过温州机场、宁波机场等工程的实测数据进行验证,从而为软粘土地基处理工程提供更加完善、实用的理论指导。
长江三角洲附近广泛分布着深厚的软粘土,建于其上的建筑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产生过大的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尺度,对软粘土的力学特性特别是再压缩特性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软土的微结构力学模型研究,软土的非线性渗流与再压缩特性研究和软土的非线性流变固结理论研究。.软土的微结构力学模型研究方面,基于已有的软粘土微观研究成果,建立软粘土微结构突变模型,并针对宁波粘土和杭州软粘土进行了微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唯象理论的方法建立的软粘土微结构突变模型与本构关系,能够描述软粘土流变固结的力学特性;随着固结应力增加,团粒间孔隙不断减少,而团粒内孔隙则未表现出大的变化;主固结和次固结都发生在大而脆弱的孔隙中,是相同的物理过程。.软土的非线性渗流与再压缩特性研究方面,考虑了软土的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建立了不同条件下的非线性大应变固结方程,并采用数值方法求得其解答。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假定固结系数等参数保持不变,考虑土体复杂非线性的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土层厚度不大时,可以对土体自重进行简化考虑,大多数情况下不能完全忽略土体自重的影响;软土地基内不同深度处水力梯度的变化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进一步划分为五个阶段。.软土的非线性流变固结理论研究方面,分别考虑了软土应力历史,软弱下卧层、软土老化等因素,建立了不同情况下的软土流变固结方程,并采用解析方法或数值方法求得其解答。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压缩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固结初期,而粘滞性系数主要影响土体长期变形;软弱下卧层的存在会减慢固结速率;土体老化会造成非线性特性,土体的老化越强,产生的准先期固结应力越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双吸离心泵压力脉动特性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软粘土变形特性及地基沉降控制理论研究
成层饱和软粘土地基大应变固结理论研究
软粘土动变形特性与软土地基震陷
成层饱和软粘土地基大应变非线性流变固结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