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区矸石-土壤-作物系统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221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李东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郑继东,毛宇翔,王海邻,王长征,李艳利,马莹,吴黎军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煤矸石作物生物有效性
结项摘要

煤炭开采产生的煤矸石因量多、占地面积大、污染范围广及可利用性低成为广受关注的环境问题。我国的煤主产区同时也是粮食主产区,煤矸石堆放引起的土壤重金属污染直接影响到粮食质量,因此有必要对重金属在煤矸石-土壤-作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进行深入研究。.本项目以煤矿区矸石山、周围土壤和作物(小麦、玉米)为研究对象,以现场采样与室内分析为手段,通过X衍射、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不同层位、不同风化程度和不同粒级煤矸石的矿物组成,土壤的矿物组成和重金属的矿物赋存特征;采用优化的萃取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的总量和化学形态;分析土壤结构、pH、有机质、粘粒、微生物、酶等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查明影响重金属形态的主控因素;研究小麦、玉米不同生长期,重金属在根际土壤、根、茎、叶、籽粒中的分布规律,揭示重金属形态与生物有效性的关系,建立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评价预测模型,为土壤和作物污染控制提供理论支持。

项目摘要

考虑煤矿开采历史、矸石山植被、周围作物种植等因素,在焦作中马村矿、郑州米村矿、焦作赵固一矿采集矸石样品17个。矿物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矸石的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水滑石、伊利石等,硅、铝氧化物的百分含量相对较高。矸石中Cr、Ni、Cu、As、Cd和Pb的含量均高于河南省土壤背景值。矸石风化程度不同、粒级不同,重金属含量和形态呈现不同的结果。. 在中马村矿矸石山周围农田采集32个土样,采用改进的BCR法分析重金属含量。Zn、Cr、Pb、Ni、Cu、As、Cd总量为分别为: 81.43、、48.58、33.59、29.31、24.3、18.02、0.48mg•kg-1。Cd以可交换态(36.54%)、残渣态(34.58%)为主要赋存形态,其余重金属均以残渣态为主。总体上,矸石山土壤重金属含量与距矸石山的距离成反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对重金属形态有明显影响。有机质与Cd生物可利用性形态含量呈现不显著的正相关,与As可还原态、氧化态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有机质含量增加抑制Cu、Cr的生物有效性。中马村矿土壤重金属存在累积现象,污染处于中度至轻度。.武陟大田土壤重金属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d的生物有效性最大,其次是Pb和Co。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单项与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均处于轻微等级。.中马村矿区小麦不同生长时期对Cd、Cu和Zn的富集能力远大于对As、Pb和Co的富集能力。成熟小麦籽粒有6个样品Pb含量超出标准,超标率19.36%,为限量的1.08-2.41倍;10个样品Cd单因子污染指数超过0.7,占比32.26%。玉米籽粒中20个样品Pb含量超出标准,超标率达64.42%,为限量的1.07-7.40倍,26个样品Cd单因子污染指数超过0.7,占比83.87%。玉米籽粒更易富集Pb、Ni和Cr,小麦更易富集Cu和Zn。.武陟县农田作物籽粒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玉米和水稻中Ni超标的样品比率分别为6.67%和51.85%,水稻中Cr超标的样品比率为12%。重金属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59,整体上处于安全等级。.大田玉米的Ni含量高于矿区农田,但在限量范围内;矿区农田玉米籽粒的Pb 、Cr 、Cd的含量明显高于大田玉米,表明矿区土壤污染已对作物品质造成较大影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李东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生物炭调控草原矿区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行为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3140048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岳征文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生物炭对稀土矿区酸化土壤中稀土元素形态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5166402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周丹
学科分类:E0407
资助金额:41.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污染土壤/底泥中重金属的活化机理与生物有效性研究

批准号:20477029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孙丽娜
学科分类:B0607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土壤氨基酸生物有效性及其对作物氮营养的贡献

批准号:30871595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吴良欢
学科分类:C1513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