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沟蚀特征空间差异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571383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李发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5
结题年份:2019
起止时间:2016-01-01 - 2019-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方炫,熊礼阳,刘凯,李吉龙,刘双琳,刘玮,常瑞雪,王轲,黄骁力
关键词:
沟蚀黄土地貌数字高程模型空间分异黄土高原
结项摘要

Gully erosion is a kind of soil erosion which causes the forming of gully through runoff erosion and incis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ogenetic force, gully ero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loess gully evolution. Based on a thorough an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lassific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configuration of gully erosion, this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se contents hereinafter: 1) landform indices of regional gully erosion, which is scientific, systematic,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2) key technologies of landform indices extraction based on fine resolu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ata; 3)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gully erosion and loess gully landform; 4) mechanism of spatial variation of loess gully landform. This study is an exploration in the field of geosciences through digital terrain analysis. Through this project, it is hopeful to enrich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quantificational loess landform,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geomorphogenesis, mechanism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loess landform, and gain innovative works in the research of loess plateau.

沟蚀是地表径流集中冲刷土壤和母质并切入地内形成沟谷的一种侵蚀方式。作为最主要的外营力,沟蚀在塑造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起伏不平的独特的地貌景观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本课题拟在深入剖析沟蚀的类型、强度、空间结构等对黄土沟谷地貌的作用的基础上,构建可有效描述区域沟蚀特征的定量指标体系,并研究基于DEM的指标提取算法;然后,通过在黄土高原多样区的实验,研究沟蚀与黄土沟谷形态特征的映射机制,探索沟蚀的空间差异性及沟蚀特征分区;在此基础上,研究沟蚀地貌特征及其分区。通过本研究,可望实现黄土高原数字地形分析由表象到机理的深化,提升对黄土地貌成因、发育机理与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并在黄土高原研究中取得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项目摘要

沟蚀是地表径流集中冲刷土壤和母质并切入地内形成沟谷的一种侵蚀方式。作为最主要的外营力,沟蚀在塑造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支离破碎、起伏不平的独特的地貌景观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 本课题在深入剖析沟蚀的类型、强度、空间结构等对黄土沟谷地貌的作用的基础上,构建了可有效描述区域沟蚀特征的定量指标体系,探讨了沟蚀与黄土沟谷形态及演化的关系,研究了沟蚀的空间差异性及沟蚀特征分区特征,取得如下主要进展:1)针对不同的应用目的,设计了基于高分辨率数据的高精度黄土侵蚀沟和基于中分辨率数据的黄土侵蚀沟提取方法,实现了整个研究区侵蚀沟的提取;2)分别从形态特征、地形统计特征及发育特征三个角度构建沟沿线量化指标体系,并分析了指标提取的尺度效应,并以重点样区为例,研究了相关指标在不同黄土地貌类型区的变异特征;3)对沟蚀(侵蚀沟)量化指标在黄土高原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制作了各因子空间分异专题地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黄土高原沟蚀特征和黄土高原沟谷发育程度分区特征,揭示了黄土高原沟蚀特征、沟谷发育特征和黄土地貌的密切关系;4)以模拟黄土小流域地形演变为基础,从微观的层次上研究了沟蚀的基本过程、黄土沟谷坡面的变化特征;5)在宏观视角研究了黄土沟谷发育与黄土下覆地形的关系,结果显示地貌继承性是控制黄土地貌演化的重要因素,对沟蚀、沟谷演化的区域变异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版专著1部,教材1部;已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中SCI检索期刊论文10篇;授权发明专利1件;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2等奖1项;主办国际会议1次,主办GIS博士生学术论坛两届;8人次分赴美国威斯康辛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奥地利萨尔茨堡大学和德国埃伯斯瓦尔德可持续发展应用技术大学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参加国内外会议20余次;培养毕业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5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DOI:10.16285/j.rsm.2019.1280
发表时间:2019
4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5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DOI:10.12062/cpre.20181019
发表时间:2019

李发源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40801148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41171299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水蚀沟谷及特征空间异质性研究

批准号:4187128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周毅
学科分类:D0114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

批准号:40930531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汤国安
学科分类:D0107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基于DEM的黄土沟头地貌研究

批准号:4147133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朱红春
学科分类:D0114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DEM的黄土勺状沟壑发育特征及区域差异性研究

批准号:4177141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杨昕
学科分类:D0114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