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应用神经示踪、免疫组织化学、放射自显影和电镜等方法,对鸟类成年脑中新神经元产生、迁移和分布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鸣禽和非呜禽成年鸟脑中均存在新神经元产生现象。在不同类型的鸟类中,新神经元的产生、迁移及在前脑中的分布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新神经元起源于前脑室带区中的前体细胞,经2-3次分裂后在第七天左右向外迁出,20-25天期间到达靶区并分化成功能神经元。超微结构表明新神经元具有典型神经元结构并与周围神经元形成突触。大量新神经元主要分布在前脑新纹状体的尾侧。电损毁脑中不同神经核团后,引起室带区及前脑中(3H)标记细胞分布的显著变化,表明脑损伤能引起新神经元的增生,增生的形式与脑损伤的部位有关。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Mills综合征二例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孤独症的关系的研究进展
RELMɑ / FIZZ1信号通路对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血管新生的影响
两种鸣禽发声学习脑区中新神经元产生、功能及特异基因表达的比较研究
三七总皂甙促进成年大鼠脑内神经元新生作用的研究
成年脑中新生神经细胞的电生理特征和功能示踪研究
脑内单个神经元的整合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