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种上的突破性进展往往依赖于特殊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抗青枯病育种同样需要一批丰富的抗性种质资源。本研究在本实验室利用马铃薯野生种S. chacoense与栽培品种'中薯二号'的双单倍体系3#、8#进行叶肉原生质体融合创造150余份体细胞杂种株系的基础上,采用青枯菌生理小种1号和3号菌株进行室内伤根接种和田间病圃鉴定,筛选出不同青枯病抗性水平的杂种株系群。同时采用特异的SSR引物、CAPS、线粒体基因组RFLP等分子标记技术分析杂种株系的核质遗传组成。比较研究体细胞杂种的青枯病抗性与其核质互作的相关关系。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研究马铃薯青枯病抗性的遗传规律和体细胞杂交的融合亲本选配奠定良好基础,为利用这些体细胞杂种进行马铃薯抗青枯病遗传改良提供中间材料和理论指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天津市农民工职业性肌肉骨骼疾患的患病及影响因素分析
莱州湾近岸海域中典型抗生素与抗性细菌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相关性
马铃薯青枯病防卫基因的二次上调表达与系统获得抗性的关系研究
植物多肽生长因子phytosulfokine及其受体PSKR调控马铃薯青枯病抗性机制的研究
野生花生遗传图谱构建与青枯病抗性基因定位
茄子SmNAC调控青枯病抗性分子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