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研究证实了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放疗具有协同作用,但关于其具体机制大都只从单个方面进行解释,却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来阐述,给抗血管生成药物与放疗联合在临床上的应用与推广带来了困惑。本实验拟通过采用三维培养、共聚焦显微镜、磷光淬冷、量子点等技术,从分子、细胞及组织水平,探讨广谱的血管生成抑制剂Endostar与放疗联合运用对肺腺癌细胞和组织血管形成、血管拟态、氧含量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从多方面分析各种因素在这种协同效应中所起的作用,建立在肺癌治疗中Endostar联合放射治疗的完善理论体系并探讨其最佳联用方式,为临床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主要的进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通过细胞实验证明了Endostar联合放疗能够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其协同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放疗诱导的HIF-1、VEGF、bFGF、TGF的表达,达到放疗增敏作用。(2)制备了小鼠肺癌移植瘤模型,证明了Endostar联合放疗能够抑制肿瘤增长,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放疗诱导的HIF-1、VEGF、Glut-1、的表达,同时上调AQP1mRNA的表达实现的。(3)通过超声造影观察肿瘤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以及基底膜,以及紫外线酶法测定组织中乳酸含量和PH仪测定肿瘤活体组织中的PH值,免疫组化测定组织中乏氧细胞的分布与含量,测定出血管相对正常的一段时间,通过对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发现,恩度使肿瘤血管出现“正常化”的时间窗口时间点为d5-d9天之间。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供血系统血氧饱和度在体测量方法研究
氧合血体外持续灌注对供肺保护的动物实验研究
纳米型氧载体供氧效能的调控及其对增氧治疗实体肿瘤效果的影响
内毒素致氧提取障碍(病理性氧供依赖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