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往认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不可调控,不能干预。最近发现通过RIP1-NADPH氧化酶-ROS介导的凋亡样坏死可以调控,为治疗带来新的前景。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肾小管上皮的凋亡样坏死不依赖NADPH氧化酶;JNK介导的线粒体-ROS途径是其主要途径。本课题以磷酸化Akt联系JNK和线粒体为切入点,重点研究JNK是否通过影响Akt活化从而损伤线粒体,介导凋亡样坏死。课题拟在肾小管上皮凋亡样坏死的细胞模型中分别干预JNK和Akt活性,观察信号分子、线粒体损伤、活性氧生成以及凋亡样坏死标志物,探索这些分子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在肾脏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中,分别阻断JNK及Akt,观察处理后肾脏线粒体、活性氧及凋亡样坏死的改变。这些研究将阐明JNK-Akt/线粒体-活性氧介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样坏死的信号通路,为肾小管坏死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肾小管坏死提供新的靶点。
急性肾小管坏死是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最严重的病理类型。既往研究认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不可调控,不能干预。近年来研究发现凋亡样坏死是一种可调性细胞坏死,但在急性肾损伤中的研究甚少。.我们通过使用TNF-a及抗霉素A模拟缺血缺氧,首次在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系NRK-52E及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中建立了凋亡样坏死的细胞模型,并在上述模型中进行了以下研究:.(1)通过免疫印迹、免疫荧光等方法发现,在NERK-52E细胞凋亡样坏死模型中,动力相关蛋白-1 (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IP1)明显增加,而使用基因沉默的方法或凋亡样坏死的抑制剂necrostatin-1(nec-1)均可抑制Drip-1蛋白表达,并可减少细胞死亡,提示Drip-1参与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样坏死的过程;.(2)首次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凋亡样坏死中发现自噬标志物LC3-Ⅱ增加,而加入nec-1后LC3-Ⅱ减少,提示在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凋亡样坏死与自噬存在交互作用。.同时我们在大鼠中建立了双侧肾动脉夹闭的缺血再灌注AKI模型。在该模型中予以凋亡样坏死抑制剂nec-1,发现可以减轻肾脏损伤,从而证实了缺血再灌注AKI模型中存在凋亡样坏死。此外,在缺血再灌注AKI模型中还发现LC3-Ⅱ增加,参与自噬溶酶体形成的液泡蛋白分选蛋白11/18(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11/18,VPS11/18)的RNA水平下降,而当加入nec-1时,肾脏组织中LC3-Ⅱ下降,VPS11/18的RNA水平回升,从而在动物实验中验证了凋亡样坏死与自噬间的交互作用,并且提示可能是在自噬与溶酶体融合阶段发生的交互作用。.以上研究证实了凋亡样坏死在急性肾损伤中的重要作用,为急性肾损伤治疗提供新的干预靶点。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Protective effect of Schisandra chinensis lignans on hypoxia-induced PC12 cells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Baicalin provides neuroprotection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ice model through Akt/Nrf2 pathway
当归红芪超滤物对阿霉素致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及PI3K、Akt蛋白的影响
Astragaloside IV exerts angiogenesis and cardioprotection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regulating PTEN/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线粒体途径在铅镉联合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转凝蛋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致足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TIFA/TRAF6/DNA2途径介导应激损伤中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基因稳定性失衡的作用机制研究
水母毒素肾脏毒性蛋白分离及其通过损伤线粒体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死亡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