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螺属(腹足纲,坚齿螺科)系统学与皱疤坚螺谱系地理学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72162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8.00
负责人:周卫川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福州海关技术中心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黄重期,邵碧英,肖琼,钱岑
关键词:
陆生贝类皱疤坚螺系统演化学坚螺属分类学
结项摘要

The systematics of the land snail genus Camaena (Camaenidae) remains unclear. The proposal is aimed: 1. to investigate the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 of the land snail genus Camaena. All species of Camaena and representative genus-level taxa in Camaenidae from adjacent areas will be analyzed using conchological, anatomical and molecular evidences. Some important materials of the Camaenidae from Asia will also be included to elucidate the phylogeny. The biogeographical patterns of land snail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its formation in the Oriental area will be evaluated; 2. to carry out the taxonomic revision at specific and subgeneric level, which includes description of existed and new species and clarification of the status of subgenera in Camaena; 3. to evaluate the phylogeographical history of the widely distributed sinistral species Camaena cicatricosa and explain its origination, dispersal routes, differentiation, and adaptation; 4. to compose a monograph titled "The Family Camaenidae of China" that will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on biodiversity for readers.

坚螺属下各亚属的系统学位置极不稳定。对坚螺属和坚齿螺科中具有代表性的属进行深入的贝壳形态学、软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研究,通过形态、解剖、分子层次的支序系统学分析,重建系统进化树,揭示坚螺属与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和演化学意义,并结合地质历史事件和化石考证,用生物地理学的演化观点对比探讨东亚、东南亚大陆与东亚、东南亚岛屿的陆生贝类区系及其形成机制;确定坚螺属各亚属的系统学位置,建立坚螺属下更为合理的自然分类系统,全面修订坚螺属种级和亚属级分类单元,进行种类的重新描述、厘清归并及新分类单元的记述,解决目前国内外学名混乱问题;皱疤坚螺的广布性在坚齿螺科中是罕见的,通过分子标记研究该螺的谱系地理史,推测该螺的起源时间、分化过程、扩散路线、造成现代广泛分布格局的可能原因,并阐明它的左旋壳型在适应生存环境和应对地面捕食者方面的进化意义;整合研究成果,完成编撰《中国坚齿螺科(腹足纲,柄眼目)》书稿。

项目摘要

坚螺属的系统分类较为混乱。本项目针对坚螺属及相近属的代表种进行深入的贝壳形态学、软体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厘清了物种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关系,解决了关键的系统分类难题,主要成果如下:. 1、建立了陆生软体动物标本库。通过在中国南方和越南北部的系统调查和采集鉴定,共获得陆生软体动物标本28科、108属、680种,约6万多号。厘清了这一地区陆生软体动物的物种多样性。. 2、发现新种13个。通过在坚螺属分布区的系统调查和野外采集,获得该属标本36种6千多号。重新描述了这些物种的形态学,首次记录了17个物种的生殖系统特征。经贝壳形态学、组织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新种13个,先后发表于国外SCI期刊和国内核心期刊。. 3、重建了坚螺属的系统发育关系。基于线粒体COI、16srRNA基因和核基因间隔区ITS2序列,结合贝壳形态学、组织解剖学证据和地质历史事件分析,通过支序系统学方法,重建了系统进化树,厘清了坚螺属与相关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了坚齿螺科的区系及其形成机制,确定了坚螺属各亚属的系统学位置。通过厘清归并,修订种属级分类单元15个,解决了目前国内外学名混乱问题,代表成果发表于国外SCI期刊。. 4、建立了皱疤坚螺谱系地理学模型。基于线粒体COI、16srRNA基因和核基因间隔区ITS2序列,选用DnaSP 5.0 等8种软件,建立了皱疤坚螺谱系地理学模型,揭示了皱疤坚螺的种群遗传结构特征,阐明了该螺的起源中心、扩散路线和进化历程,分析了其在适应生存环境方面的竟争优势。核心成果发表于国外SCI期刊。. 5、其它。测定了4种坚螺和其它5种蜗牛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建立了坚齿螺科DNA条形码和物种信息数据库。. 项目实施期间,获国家奖1项、省部级奖2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论文6篇,授权发明专利4项、公示3项,制定技术标准7项。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L系统的水稻根系建模方法研究

DOI:10.13836/j.jjau.2020047
发表时间:2020
3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拥堵路网交通流均衡分配模型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30
发表时间:2019
4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DOI:10.16506/j.1009-6639.2018.11.016
发表时间:2018
5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周卫川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1040072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小丽螺属(腹足纲:坚齿螺科)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104007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周卫川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10.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2

中国坚齿螺科系统发育及分类修订研究

批准号:3180196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王沛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中国座坚壳属真菌的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批准号:31400012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马海霞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苯系物对腹足纲动物铜锈环棱螺的毒害效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3140044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郑师梅
学科分类:C0310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