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与俄罗斯、蒙古境内同期火山岩共同构成面型展布的随圆形环状火山岩带,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火山岩时空分布显示“热向斜构造”。该火山岩带北部队由碱性岩列火山岩组成,南部则由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火山岩组成,前者高度富集稀土元系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后者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石英闪长质片麻岩和二辉麻粒岩块状样品的熔融实验表明,地壳岩石发生开放体系失水熔融时,通过黑云母,角闪石、辉石的转熔炉形成类似于大兴安岭碱性系列火山岩的熔体。大兴安岭环状火山岩带的形成与古亚洲洋的闭合历史有关,即古亚洋域大洋岩石圈落入地幔深部,在670km不连续面上发生的热地幔柱的上涌是东北亚中生代构造演化和岩浆活动的根本原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瞬态波位移场计算方法在相控阵声场模拟中的实验验证
不同覆压条件下储层物性变化特征及水驱油实验研究
分层地质类材料靶体抗超高速侵彻模型实验
小议《针灸大成》之金针拨障术
双辊摆辗螺旋锥齿轮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大兴安岭北段漠河地区中生代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地质信息有序系列研究
大兴安岭地区蓝片岩系的构造--岩石学研究
长白山望天鹅火山岩系列成因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