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铵镁(MAP)热解产物循环沉氨处理氨氮废水新技术基础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78216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4.00
负责人:任洪强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艳茹,丁丽丽,张涛,张丽彬,李秋成,牛川
关键词:
化学沉氨磷酸铵镁热解产物氨氮废水应用基础研究处理新技术
结项摘要

随着世界范围对氨氮资源化认识的提高,基于氨氮和磷回收的化学沉淀结晶法的研究异常活跃,由于受化学沉氨过程磷源和水相磷残留的影响,化学沉氨法处理氨氮废水面临着成本和水环境管理标准的双重压力。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重点研究化学沉氨、磷酸铵镁(MAP)热解过程副产物生成机制及调控、热解过程热力学行为和化学沉氨-MAP热解产物循环新工艺的关键影响因子、整体新技术的综合控制条件与优化等,同时研究控制MAP热解反应副产物生成的调控方法;研究建立高效能化学沉氨-热解循环氨氮废水处理新型技术,并对其影响整体技术效能的关键影响因子进行优化研究,实现对氨氮高效去除的同时热能和药剂需求最小化的目标,研究结果将为化学沉氨-MAP热解产物循环处理氨氮废水新工艺的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

项目摘要

基于氨氮回收的磷酸铵镁(MAP)化学沉淀结晶法一直是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该工艺中的磷酸盐消耗及上清液磷酸盐残留、化学药剂成本过高等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难题。本项目针对上述问题,重点研究了化学沉氨-MAP热解过程副产物生成机制、热解过程热力学行为和化学沉氨-MAP热解产物循环新工艺的关键影响因子的优化;建立了高效能化学沉氨-热解循环处理氨氮废水新技术,优化了关键影响因子,实现对氨氮高效去除的同时热能和药剂需求最小化的目标,研究结果为化学沉氨-MAP热解产物循环处理氨氮废水新工艺的工程应用奠定技术基础。主要成果如下:. 1. 阐释了MAP热解副产物生成机制,优化了MAP热解过程工艺参数.NaOH碱促热解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 与NH4+摩尔比1:1,热解温度110 °C,热解时间3 h。MgHPO4为MAP热解主产物,同时还生成了部分焦磷酸镁衍生物。. 2. 筛选出MAP热解反应的关键控制参数,建立了MAP热解动力学方程.MAP直接热解为自催化降速的一步降解过程,热解活化能100 KJ/mol左右,热解动力学方程为 f(α) = k0 (l-α)n。NaOH碱促热解过程为双分子基元反应的两步降解,符合 prout-tompkins n-th order (Bna)模型。混合碱碱促热解为三步降解,起始活化能71.6 KJ/mol。. 3. 优化了化学沉氨-MAP热解产物循环处理氨氮废水技术关键控制因素.MAP热解产物处理氨氮废水最佳条件:pH = 9.5,Mg2+ : NH4+ = 1 : 1,时间60 min;温度110 °C时,直接热解产物沉氨效率最大可达84%。当NaOH:Mg(OH)2:NH4+ = 0.5:0.5:1时,混合碱热解产物沉氨率达90%以上,上清液中磷酸盐残留量<0.5 mg/L。. 4. 构建了化学沉氨-MAP热解产物循环处理氨氮废水新型工艺技术并应用.热解产物循环沉氨酸解最佳工艺参数:pH = 1、温度120°C、时间2 h。混合碱促热解产物循环沉氨工艺效率>80%。研制出折流式连续流磷酸铵镁结晶反应器(CCSBR),优化了运行参数,结合响应面建模方法和晶种投加技术考察了CCSBR运行效果:日处理养殖废水能力:60 m3/d;出水NH3-N<30 mg/L;循环处理六次,平均费用:0.5元/m3。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4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任洪强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磷酸铵镁氯化分解机理及其产物循环沉氨性能研究

批准号:5140852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海明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厌氧氨氧化过程中微生态特性及其处理高氨氮有机废水工艺研究

批准号:50378039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胡勇有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沉淀浮选去除废水中氨氮的机理与应用基础研究

批准号:50374006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孙体昌
学科分类:E0409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磺胺类抗生素对人工湿地处理高氨氮养殖废水氨氧化作用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41807056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苗苗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