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山山系是"512"大地震的主震区,大熊猫数量最多、栖息地破碎化最严重。土地岭及其周边地区的宝顶沟、九顶山、千佛山等自然保护区和外围地带的走廊地带,在地震前栖息地分布就较为破碎,大熊猫迁移频繁。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对地震的反应最为敏感。因此我们选择该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新鲜粪便样品,用微卫星标记对全部样品做基因型分析,进行个体识别。对种群的等位基因多样性、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等参数进行估计。分析该区域大熊猫种群有效大小和遗传结构的变化情况,籍此来对整个地震灾区大熊猫的救护和种群监测提供决策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TGF-β1-Smad2/3信号转导通路在百草枯中毒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繁殖栖息地破碎化对震旦鸦雀种群空间遗传格局的影响
栖息地破碎化对狗獾种群数量及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新疆塔里木马鹿栖息地破碎化对种群遗传多态性的影响
利用微卫星及线粒体DNA研究野生白头叶猴的社会结构以及栖息地破碎化对局域种群遗传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