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磷的缺乏是限制全球水稻产量的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水稻对低磷的耐受能力是水稻育种学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前期,我们通过Kasalath(低磷耐受能力强)与Nipponbare(低磷耐受能力弱)多次回交,获得涵盖第12条染色体上主效QTL(Pup1)的近等基因系材料36H,以及在其F2中获得多个目的区间内的染色体替换株系。目前,我们将通过近等基因系的染色体替换株系进一步精细化QTL。接着,筛选目的BAC克隆,并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从而获得QTL的候选基因,并经转基因验证。利用转基因材料进行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试验,并结合芯片分析该基因在水稻中参与的耐低磷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水稻耐盐主效QTLqRKC1的图位克隆与功能分析
水稻种子耐储藏主效基因qSC9-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水稻芽期耐冷性主效QTL精细定位与克隆研究
水稻剑叶角度主效QTL qFLAG5的克隆与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