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螯合物掺杂荧光碳点对植物光合生理生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0087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巩岩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温晓烨,苗艳明,张直峰,何艳华,张冰岩,张晓敏
关键词:
无机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作用机制荧光碳点稀土螯合物掺杂光合作用
结项摘要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photosynthesi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crops,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human food, energy and environment, etc. Rare-earth elements (RE) and carbon nanomaterials can enhance plant photoelectric transfer efficiency and improv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under appropriate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The project proposed to use different reaction precursors and different pyrolysis temperature to synthesize RE chelate doped fluorescent carbon dots (RE-CDs). On the basis of enrich nano-carbon materi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RE-CDs on: light -harvesting complex (LHC),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 (PS), chloroplast, and plant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from microscopic to macroscopic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basis for selecting nanometer materials for plant nanometer bionic project, an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ssessing RE-doped carbon dots potential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nano-materials in realistic production.

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增加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对解决人类食物、能源、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稀土元素(Rare earth elements,RE)及荧光碳点(Carbon dots,CDs)在适当的条件下均可增强植物光电转移效率,提高光能利用率。但稀土元素掺杂碳点(RE-CDs)的制备及应用研究开展较少,与植物光合系统对接的研究更未见报道。本项目拟选用不同的反应前驱体,利用分子基团裂解温度的不同制备RE-CDs。在丰富纳米碳材料制备技术的基础上,以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分别研究RE-CDs对捕光复合物、光合反应中心、离体叶绿体及植株活体的影响机制,系统地研究RE-CDs对植物光合生理生化及生长发育的影响,考察RE-CDs细胞毒性,为植物纳米仿生工程纳米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也为评估稀土螯合物掺杂纳米碳材料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奠定基础,以期为纳米材料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项目摘要

纳米材料不断增加的产量不可避免的分散到生态环境中,它们的生态学效应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研究利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一种新型的铈掺杂碳量子点(CDs:Ce),新合成的CDs:Ce粒径小且均匀,晶格状近似球形,稳定性较高,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利用不同浓度梯度(0.01、0.025、0.05、0.1、0.2和0.4 mg/mL)的CDs:Ce处理小麦,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CDs:Ce可以促进小麦的生长发育,提高小麦的抗氧化能力。在0.025 mg/mL CDs:Ce处理下,小麦的形态指标最好,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最高,丙二醛含量最低。小麦植株可以吸收CDs:Ce,并从根部通过维管组织运输到茎部和叶片;在根部聚集的最多,在叶片聚集的最少,主要聚集在细胞壁、维管组织、叶脉和气孔。CDs:Ce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纳米肥料、植物活体成像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生活中。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祁连山天涝池流域不同植被群落枯落物持水能力及时间动态变化

DOI:10.13885/j.issn.0455-2059.2020.06.004
发表时间:2020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巩岩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莠去津对中华绒螯蟹精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批准号:3120200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穆淑梅
学科分类:C19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石斛属植物光合碳同化过程对环境变化的生理响应机制

批准号:3137208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贺冬仙
学科分类:C1507
资助金额:8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稀土掺杂碳点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于荧光温度探针的研究

批准号:51802197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何瑞云
学科分类:E0203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电磁特性蝎形螯合异多核稀土配合物的研究

批准号:29571020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丁廷桢
学科分类:B0102
资助金额: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