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木本植物种-面积关系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3004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朱江玲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少鹏,徐晓婷,陶胜利
关键词:
中国面积关系木本植物方向性地理格局
结项摘要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 (SAR), as one of the central issues in community ecology, describes the increments of the numbers of species with sampling area. Forms and parameters of the species-area relationships characteriz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varying depending on sampling methods, habitat heterogeneity and spatial scales, but the mechanisms is still lack.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database of woody plants in China", the project proposed to explore the geographical patterns of SAR of China's woody plants by using three different sampling modes (nested plots, quadrates combination, and isolated patches). As climatic gradients varied significantly along latitudinal and longitudinal gradients in China, we also plan to compare the SAR along east-west and south-north to analysis the dispersal of species, as further the driving factors. This project aim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AR theory and species-climate relationship, and enh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form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biodiversity patterns; especially the geographical extend which can fill the gap of national SAR analysis. In practice, the achievements of this project c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hotspot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define the appropriate size for natural reserves in the conservation of biodiversity.

种-面积关系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定量描述物种数量随取样面积增加而变化的规律。构建种-面积关系主要有三种方法,即巢式样方法、组合样方法和不同岛屿法。不同方法构建的种-面积关系具有显著差异,并表现出区域分异。申请人拟基于中国木本植物分布数据库和气候、地形、植被等环境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研究我国木本植物种-面积关系的空间格局、方向性和尺度效应,比较不同构建方法对种-面积关系模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木本植物物种更替和扩散的可能途径和影响因素。本项目的实施可望突破现有种-面积关系研究的区域局限性,完善种-面积关系理论,拓展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其研究成果将服务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的确立,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主要基于中国木本植物分布数据库和气候、地形、植被等环境信息,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构建我国木本植物种-面积关系的空间格局,并研究其方向性和尺度效应等。.项目执行以来,基于数据库数据的特征(50km*50km网格),为尽可能取到所有的格子,进行了取样方式的设计和实验,并最终采取巢氏样方法,顺时针取样。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中国木本植物种-面积关系曲线,并采取100个随机起点,构建出100条种面积曲线,根据区域进行划分,以得到其空间格局等特征。第二,为了探讨我国木本植物物种更替和扩散,本研究选取代表性物种壳斗科,构建了我国木本植物的物种分布模型(SDMs),研究在IPCC5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该物种的扩散和分布,以取得了一定结果。此外,研究了我国主要木材物理力学属性的地理格局及其控制因素,并参与了对我国云南广州等地的水青冈的野外调查,增加第一手数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DOI:10.15957/j.cnki.jjdl.2016.12.031
发表时间:2016
2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3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DOI:10.11821/dlyj201810008
发表时间:2018
4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5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铁酸锌的制备及光催化作用研究现状

DOI:10.19591/j.cnki.cn11-1974/tf.2019090011
发表时间:2022

朱江玲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中国东部木本植物β多样性格局及其形成机制

批准号:30670311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任海保
学科分类:C0312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亚热带森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形成机理

批准号:4177106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朱火星
学科分类:D0103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空间格局分析与控制实验相结合的木本植物种间关系研究

批准号:3107055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杜晓军
学科分类:C1607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我国北方草地碳源/汇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

批准号:9071100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方精云
学科分类:D01
资助金额:21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