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中、俄两国科学家在各自境内积累的大量的大地电磁测探资料,采用同一精度筛选资料,用共同认可的准三维薄层方法建立了欧亚大陆东北部地壳上地幔电导率分布模型,推断出天山造山带上地壳、中地壳、及下地壳和上地幔电导率分别为3000Ωm,40Ωm,1200Ωm-1500Ωm。同时对准噶尔、塔里木等盆地与天山造山带之间的电磁场耦合效应进行了大量计算,得到周期大于300秒时,天山地区的电性结构总体呈三维分布推断。通过大量高温度实验,统计得到多种岩石、矿物标本电导率畸变的临界温度,和因矿物脱水与岩石部分熔融对电导率异常增大的量化程度(3个数量级),为深入研究壳幔高导层分布成因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SSVEP 直接脑控机器人方向和速度研究
我国煤矿顶板运动型矿震及诱发灾害分类、预测与防控
外部冲击、现金柔性储备和企业投资行为
基于肠道微生态的特应性进程机制探讨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超临界CO2相变膨胀诱发冲击波的水下礁石致裂试验与模型研究
多功能含能结构材料冲击诱发化学反应理论模型研究
相变梁、杆的冲击力学特性研究
双材料界面力学的实验与微--宏观力学模型的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