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下水排泄是陆-海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海底地下水排泄不仅影响海水的数量变化,而且影响海岸带与海洋的地球化学过程,甚至影响近岸海域的生态环境。本项目选择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分别应用镭同位素质量平衡法、氡-222质量平衡法、氘-氧18端元混合法和水文地质模型法评价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量,并区分陆源地下淡水排泄量和再循环海水排泄量,评价地下水输入的营养盐数量及其对海域生态环境的可能影响,分析海底地下水排泄量和输入营养盐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胶州湾的海岸带管理与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化学示踪法是研究海底地下水排泄(SGD)的主要手段,本项目主要利用其中的镭同位素示踪法、氡-222示踪法和氘氧稳定同位素示踪法来研究胶州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同时利用水文地质数值模型模拟陆源地下淡水排泄量,并估算地下水输入胶州湾的营养盐数量。(1)根据226Ra质量平衡原理,逐个量化镭的源、汇项,计算获得2011年9~10月胶州湾SGD输入量为15.17×106 m3•d-1,2012年4~5月胶州湾SGD输入量为6.53×106 m3•d-1;(2)通过对胶州湾北岸东大洋码头海水系统中222Rn的连续监测,综合考虑了母体支持、潮汐涨落、沉积物扩散、大气逃逸、混合损失等因素,依据222Rn质量平衡计算了墨水河-白沙河流域该段海岸带的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2011年10月和2012年5月实验时段的平均海底地下水排泄速率分别为6.38 cm•d-1和 8.29 cm•d-1;(3)根据222Rn箱式模型,逐个量化222Rn的源、汇项,获得整个胶州湾SGD输入通量,2011年9~10月为10.62×106m3•d-1,2012年4~5月为3.72×106m3•d-1;(4)选取18O的测量值,采用三端元保守混合模型,初步估算得到2011年9-10月SGD通量为13.47~14.25×105m3•d-1,2012年4-5月SGD通量为11.49~13.14×105m3•d-1,该结果偏小,误差较大;(5)运用水文地质数值模型计算了胶州湾的陆源地下淡水排泄量,2011年9~10月为2.31×104 m3•d-1,2012年4~5月为1.65×104 m3•d-1,陆源地下淡水排泄量仅占总SGD的0.11%~0.44%,而再循环海水排泄量占绝大部分;(6)与河流输入胶州湾的营养盐类似,SGD输入的营养盐也随季节变化很大,总体上SGD输入的营养盐略小于河流输入的营养盐,可见SGD是胶州湾水体中营养盐输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途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风浪扰动下湖滨带悬浮物和营养盐响应特征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地下水污染识别与溯源指示因子研究进展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渤海和胶州湾海底地下水排泄及其环境效应研究
胶州湾海底地下水排泄(SGD)的多学科多手段综合评价研究
南海海底地下水排泄及其带入营养盐研究
福建前湖湾的海底地下水排泄及其水循环过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