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放疗非个体化扩大范围照射,不区别对待肺的功能区和非功能区,加重了正常组织的损伤,影响疗后生存质量。个体化精确放疗同时保护肺功能区,可减少放射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改善疗效。本研究组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提出直接基于Cine模式的4D-CT 扫描投影算法,实现运动靶区照射范围快速个体化精确勾画,减小正常组织损伤;利用Demons变形图像配准算法改进从常规CT 分割肺功能区的方法,实现从4D-CT 中自动提取肺功能区的三维分布,取代SPECT等功能影像;基于个体化靶区信息和肺功能区分布,探讨对正常组织和肺功能进行保护的调强放疗计划优化方法。主要特色与创新:不借助SPECT、PET、MRI等影像设备,仅利用4D-CT投影和变形图像配准技术,实现肺功能图像引导的个体化调强放疗,减少正常组织损伤,保护肺功能,降低并发症,提高疗效。
对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疗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传统放疗采用非个体化的扩大范围照射,不区别对待肺的功能区和非功能区,会加重了正常肺组织的损伤,影响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个体化精确放疗同时保护肺功能区,可望减少放射性肺炎等严重并发症,改善疗效。为此,我们进行了以下研究:(1)开发出了基于“相邻图像最相似原理”和“基于胸腹/肺体积变化”的4D-CT重建软件系统,实现了高质量的4D-CT图像重建,为非小细胞肺癌靶区的精确勾画创造了必要条件。(2)在4D-CT重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直接基于Cine扫描CT图像的平均密度投影(AIP)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算法,开发了“书旭4D-CT快速投影重建系统”(ZHANGShuxu AIP/MIP CT),利用该系统,能“一键式”完成多相位4D-CT中的靶区范围的精确勾画,有效地解决了在4D-CT中进行靶区勾画时工作量巨大的难题。(3)为了获得肺通气功能的三维分布,我们利用变形图像配准和图像重建技术,开发了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的4D-CT中自动提取肺通气功能三维分布的软件系统:书旭4D-CT肺功能评估系统(ZHANGShuxu 4D-CT LF)。(4)在4D-CT靶区范围精确勾画和肺通气功能三维分布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普通调强放疗(IMRT)计划和保护肺功能的生物调强放疗(Bio-IMRT)计划的对比研究,结题发现:在均分角度照射时,Bio-IMRT计划能有效地降低功能肺的受照剂量,能较好地保护肺功能;当进一步优化照射角度后,还能进一步减小功能肺的受照剂量,从而减小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达到保护肺功能的个体化精确放疗的目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9篇(其中,4篇SCI,3篇EI)、获得软件著作4项,培养了2名硕士研究生,取得了1项广州市科技成果,获得1项发明专利,研究成果远超预期,圆满地完成了研究任务。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放疗中段功能分子影像指导非小细胞肺癌后程自适应放疗
功能分子影像指导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放疗研究
基于MRI的非小细胞肺癌多维放疗技术
基于四维CT结合功能影像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计划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