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生境石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对逆境适应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67001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2.00
负责人:向梅春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6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7-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刘杏忠,苏尧,孙微,程晓丽,杨顺,朱玮璟
关键词:
多样性特殊生境真菌适应机制石生真菌胁迫
结项摘要

Rock-inhabiting fungi (RIF) are peculiar organisms that well adapted to extremely dry, hot, nutrient-poor and high radiation environments by forming compact, melanised microcolonies on bare rock with meristematic and slow growth, oligotrophism, and thick cell wall. The diversity of RIF is quite high and they can well adapt to harsh stress niches. The aims of this project are: 1) to further survey RIF species diversity in Tibet plateau, Xinjiang gebi and karst regions; 2) to determine the stress-tolerant biology of representative strains under harsh stress of drought, temperatures and nutrients; 3) to illustr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representative strains adapted to the extreme drought, temperature and nutrition by comparative genomic, transcriptomic and proteomic analysi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not only enrich RIF resources in China and illustrate their molecular mechanism adapted to harsh environments, but also provide essential insight for understanding RIF diversity and living strategy, and their life boundary, evolution, adaptation and ecological function.

石生真菌是一类生存于裸露岩石的特殊类群,具有微菌落、分生组织生长、产生黑色素、细胞壁加厚等独特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能抵御干旱、贫瘠、高温、高辐射等极端环境。石生真菌具有极其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研究生命极限、太空生物学及抗逆机制的理想材料。本项目在原有我国石生真菌多样性研究基础上(发表2个新属5个新种),进一步调查我国青藏高原、新疆荒漠、喀斯特地貌等典型生境中的石生真菌,发现新物种,丰富我国石生真菌资源;通过石生真菌代表菌株进行干旱、极端温度、寡营养等抗逆生物学研究,明确其抗逆适应生物学特性;通过测定2株代表菌株的基因组、及其在不同逆境胁迫下转录组和蛋白组分析,探讨石生真菌适应特殊环境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将初步明确我国石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及其逆境适应性机制,为阐明真菌生存极限、起源、进化及其抗逆机制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项目摘要

石生真菌是一类特殊环境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形态及生物学特性,能抵御干旱、贫瘠、高辐射等极端环境,是研究生命极限、太空生物学及抗逆机制的理想材料,然而由于石生真菌形态特征极少,长期没有得到系统研究,分子系统学和组学的发展为研究石生真菌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本项目通过系统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建立了石生真菌分离和鉴定研究体系,提出了石生真菌分子鉴定及新分类单元研究策略,在全国多地(甘肃、江西、贵州、西藏、云南、北京、广东、四川)调查了我国石生真菌的多样性,采集岩石样品600余份,获得石生真菌3000余株,初步鉴定出100余种,其中包含着大量新的分类单元,已发表1个新属、19个新种。2)通过石生真菌基因组分析,明确了石生真菌具有一些共同组学特征:基因组相对较小,基因密度大;基因组内与抗逆性相关的基因数量显著扩展;与腐生营养相关基因家族及与竞争相关的次级代谢基因簇显著缩减。3)初步揭示了石生真菌对不同逆境胁迫的响应:所测菌株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20℃低温处理后都能恢复生长,50℃高温处理后不能恢复生长,推测石生真菌耐受低温和高低温交替变化;在0-40%的PEG6000胁迫下均能生长,PEG诱导的干旱胁迫可以造成细胞内脱水,随着PEG浓度升高,水势降低,细胞壁加厚颜色变深、出现分生组织生长、外泌色素增多等方式保护细胞免受因渗透压改变造成的损伤;经紫外辐射处理(254 nm、60-240 min)后,均能恢复生长,随着辐照时间增加,表现出生长更快的生长趋势,推测石生真菌可能能够利用紫外辐射中的能量。项目研究结果明确了我国石生真菌多样性丰富、基因组特征和对不同逆境胁迫的响应,不仅为开发和利用这类微生物资源奠定了基础,还为石生真菌适应特殊环境分子机制、真菌生存极限及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DOI:10.3969/j.issn.1003-0077.2018.11.009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5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地震作用下岩羊村滑坡稳定性与失稳机制研究

DOI:10.16285/j.rsm.2019.1374
发表时间:2020

向梅春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800732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特殊生境植物内生真菌中新颖活性天然产物的挖掘

批准号:8187429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普建新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5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生防真菌适应季节性逆境的分子生态机制研究

批准号:30930018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冯明光
学科分类:C0305
资助金额:18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3

黄瓜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对土传真菌病害的生防潜能

批准号:3170002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苏磊
学科分类:C01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多样性及产AChEI真菌在宿主中分布规律

批准号:81260617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汪涯
学科分类:H3201
资助金额:47.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