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衰是当前棉花生产,特别是抗虫棉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常与库源不协调有关。为揭示库源失调与棉花早衰的关系及其机理,本选题拟通过选用不同棉花基因型(库源比不同),以及环割和嫁接(库源比不同的基因型之间相互嫁接)等方法,创造在关键生育阶段源库协调性各异的实验系统。在观察不同库源系统早衰表现的基础上,重点测定各库源系统的叶面积载荷量、光合与叶绿素荧光参数、内源激素(CTKs、ABA)等的变化特征,在生理生化层次上揭示库源失调引起棉花早衰的机理。在此基础上,以鲁棉研22号及其早衰突变体ZS40为材料,做基因表达谱分析并根据已有的棉花EST数据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寻找棉花衰老和早衰相关基因;同时采用实时定量PCR和Northern杂交方法检测IPT、NCED、ACS、ACO、CSD、rbcl、PEPC、sid和See1等衰老相关基因在不同库源系统中的表达情况,在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揭示棉花早衰的机理。
早衰是当前棉花生产,特别是抗虫棉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可能与库源不协调有关,但缺少直接的证据。为揭示库源失调与棉花早衰的关系及其机理,本课题选用不同棉花基因型(库源比不同的早衰型棉花品系K1和晚衰型棉花品系K2),利用环割和嫁接(不同基因型之间相互嫁接)等方法,创造源库协调性各异的实验系统,观察不同库源系统早衰表现;测定各库源系统的叶面积载荷量、光合与叶绿素含量、内源激素等的变化特征;并以K1和K2为材料,做基因表达谱分析。结果发现,库源比例大易早衰,库源比例小则易贪青晚熟,根冠比例不协调也是早衰的重要原因。棉花主茎环割降低棉花根系干重、根/冠比和籽棉产量。与对照相比,主茎环割显著降低了主茎叶的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但显著增加了MDA含量,说明主茎环割加速了棉花叶片衰老。与对照相比,主茎环割显著降低了叶片细胞分裂素含量,但增加了叶片ABA含量,说明环割主茎导致棉花衰老加速可能是由于细胞分裂素的降低和ABA的增加导致的。通过将K1与K2自身嫁接和相互嫁接,发现将K1嫁接到K2上,则K1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高于对照,但MDA含量低于对照,延缓叶片的衰老;反之, K2嫁接到K1上,则K2主茎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低于对照,但MDA高于对照,叶片衰老加速。K1嫁接到K2上,K1主茎叶和木质部伤流液中的细胞分裂素高于对照,但主茎叶和木质部伤流液中的ABA低于对照;相反K2嫁接到K1上,K2主茎叶和木质部伤流液中的细胞分裂素低于对照,但主茎叶和木质部伤流液中的ABA高于对照,说明不同基因型棉花衰老不同可能是由于根系来源的细胞分裂素和ABA不同导致的。选取播种后110天K1及K2叶片做基因表达谱分析发现:与K2相比,在K1中上调表达的基因有1132个,下调的基因有455个。与K2相比,光合作用、碳同化和生物大分子合成相关基因在K1中大都下调表达,但蛋白、核酸和脂肪降解以及养分循环利用相关基因在K1中大都上调表达。差异表达基因中有51个激素相关和52个转录因子基因。与K2相比,11个NAC和8个WRKY转录因子基因在K1中都是上调表达,说明激素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特别是NAC和WRKY可能在K1的早衰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因型不同导致的衰老差异可能是由于大量基因差异表达,特别是激素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基因的差异表达引起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链接表示及预测方法
来自棉花新WD-repeat蛋白与棉花抗早衰关系的研究
源库关系失调对核桃光合同化产物输配的影响
膜下滴灌棉花早衰机理研究
棉花早衰群体根系生长特征及“根—冠”关系的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