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湿地甲烷产生潜力及其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00104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刘德燕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樊建凌,蔡延江,张焕军,李建敏,项剑
关键词:
产甲烷菌温度湿地土壤甲烷底物
结项摘要

沼泽湿地是重要的甲烷排放源,我国湿地甲烷排放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温度、底物和产甲烷菌种类/数量被认为是影响甲烷排放的关键控制因素,但是目前尚缺乏科学证据。本项目拟选取我国4大典型天然湿地(三江平原、若尔盖高原、洪泽湖和鄱阳湖)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及其与甲烷产生过程中底物的互动关系,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类型湿地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对温度变化的响应规律,揭示不同类型湿地甲烷产生的关键控制因素;采用14C同位素示踪方法,研究不同温度条件下CO2/H2和乙酸两类产甲烷底物在不同类型湿地中对甲烷产生的贡献,明确甲烷产生的主要途径,解析不同类型湿地甲烷产生和主要产甲烷菌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为阐明我国天然湿地甲烷排放空间变异以及预测未来若尔盖/北方地区温度升高对湿地甲烷排放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本项目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了我国东部不同类型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潜力与产甲烷底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土壤产甲烷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功能菌。研究结果发现我国东部湿地土壤产甲烷潜力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增大,主要受到产甲烷底物(DOC)供应的限制,并非受到温度的制约,而底物则可能受到湿地诸如水位深度和稳定性等小生境影响。随着湿地土壤DOC含量的增加,湿地土壤优势产甲烷菌从乙酸型产甲烷菌,到能够利用乙酸和H2/CO2为底物的兼性产甲烷菌,最后向氢营养型产甲烷菌演替。季节性积水小叶章湿地和常年积水毛果苔草湿地土壤优势产甲烷菌未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小叶章湿地产甲烷潜力主要受到来自于其根系分泌物的产甲烷底物控制,而毛果苔草湿地产甲烷潜力受到来自于新鲜立枯物分解产物及其引起的产甲烷菌数量的影响。通过添加13C标记的CO2和乙酸,采用DNA-SIP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三江平原小叶章湿地利用CO2/H2和乙酸的产甲烷功能菌分别为Fen Cluster和Methanosarcinaceae,毛果苔草湿地利用CO2/H2的产甲烷功能菌为Fen Cluster和Methanobacterium cluster B,未检测到利用乙酸的产甲烷功能菌。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4188/j.1671-8844.2019-03-007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DOI:10.5846/stxb201912262800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污染土壤高压旋喷修复药剂迁移透明土试验及数值模拟

DOI:10.11908/j.issn.0253-374x.19265
发表时间:2020

刘德燕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典型湿地好氧甲烷氧化过程的微生物固氮潜力及其环境驱动机制

批准号:91751204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贾仲君
学科分类:C0106
资助金额:32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2

河口湿地植被对甲烷和氧化亚氮产生与排放的影响及其控制机制

批准号:41473094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陈振楼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湿地天然有机质和内部硫循环影响甲烷排放的微观机制

批准号:41601090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于志国
学科分类:D01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焚烧炉渣与生活垃圾混合填埋甲烷产生规律及微生物学机制研究

批准号:51908304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王亚楠
学科分类:E1006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