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体旋转放置不当是导致TKA手术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对东西方人种细致解剖差异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东方学者对目前常用的以胫骨结节中内1/3为参照技术的准确性提出了质疑。鉴于膝关节伸直位时胫股骨假体前后轴相互平行的特点,近年提出了胫骨前后轴的概念,以其为参照,申请者前期对国人膝关节进行了小样本的影像学研究、并于TKA术中进行了初步验证,结果均证实国人胫骨前后轴所确定的前方标记点接近于胫骨结节内侧缘而非胫骨结节中内1/3处。为进一步验证该结果的准确性,本课题拟行更大样本的影像学和TKA的术中测量,以期为国人TKA术中正确的胫骨假体旋转放置提出可靠的参照标志;以前述研究所确定的参照标志为旋转中立位,本研究拟借助于膝关节有限元模型,就不同的胫骨假体旋转放置对胫股关节的生物力学影响行测试,以期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该标记点的准确性行进一步验证。
假体旋转放置不当是导致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失败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随着对东西方人种细致解剖差异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亚洲学者对目前常用的以胫骨结节中内1/3为参照的胫骨假体旋转放置标准产生了质疑。考虑到膝关节伸直位时胫、股骨假体前后轴相互平行的特点,目前提出了胫骨前后轴的概念,理论上当TKA术中股骨假体以经外科上髁轴为参照,胫骨假体以该轴为参照时,膝关节处于完全伸直位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胫股骨假体旋转对位。.本课题的第一部分,以40例青年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于膝关节伸直中立位行CT检查并行影像学分析,结果发现国人胫骨AP轴所确定的解剖标志点位于胫骨结节内侧缘而非胫骨结节中内1/3,当以胫骨结节中内1/3为参照行胫骨假体的旋转放置时,将导致胫股骨假体间10度左右的旋转错位。.课题的第二部分,以30例初次单侧TKA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胫骨AP轴为参照,对目前TKA术中常用的两种确定胫骨假体旋转位置的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当以胫骨结节中内1/3为标准行胫骨假体旋转放置时,胫股骨假体间的旋转错位达11.3°±3.4°。当进行了正确的股骨假体旋转放置及软组织松解和平衡后, ROM技术确定的胫骨前方标记位于胫骨胫骨结节内侧缘。.考虑到旋转平台可以自行调整胫骨衬垫的旋转位置,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果的准确性,课题的第三部分以120例初次TKA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胫骨假体自行确定的旋转中立位与胫骨结节内侧缘及中内1/3等解剖标志点的相互位置关系进行了比较,结果再次证实,国人TKA术中,胫骨试件相对于胫骨结节内侧缘旋转以获得良好的胫股关节对位的位置位于胫骨结节内侧缘稍外侧。当采用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时,以胫骨结节中内1/3为标准行胫骨假体旋转放置将导致胫骨假体相对于股骨假体过度外旋。.考虑到TKA术中胫骨假体旋转安放不当较高的发生率,在课题的第四部分,我们构建了人体膝关节有限元模型,以胫骨前后轴为旋转中立位,对不同屈膝角度下、不同的胫骨假体旋转位置对胫股关节接触压和接触面积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结果证实,膝关节伸直位,胫骨假体的内外选转错位将导致胫股关节接触压的升高和接触面积的下降。关节屈曲过程中,由于同时伴随的胫骨的旋转,使得胫股关节接触压峰值的最低值却并非一直出现在胫骨假体旋转中立位。因而对于固定平台膝关节假体而言,在关节全范围内活动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固定的旋转中立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光动力疗法中的研究进展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TKA假体植入位置对膝关节解剖和应力的影响及其个体化优化方法的研究
基于国人股骨前髁解剖学和髌股关节在体运动学分析的TKA术后膝前痛发生机制的研究
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不同重建术式的解剖学及生物力学研究
颈部旋转手法的生物力学和临床解剖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