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均显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较好疗效。目前的研究主要从提高免疫功能方面探讨作用机制,而抑制病毒的机制研究仅局限在体外筛选。近年来发现HIV-1病毒基因调控蛋白功能和特性与HIV病毒复制、感染、细胞毒性等密切相关,我们推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对HIV病毒基因中某些调控蛋白基因的干预作用有关,对小样本的横断面调查显示中药长期治疗组tat, rev, vpr三种蛋白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短期治疗组。基于以上各项依据,本研究拟采用临床病例对照实验方法,观察比较组内和组间HIV感染者体内HIV-1病毒基因调控蛋白tat,rev,nef,vpr,vpu,vif表达的变化情况,分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与其干预HIV-1病毒基因调控蛋白变化情况是否有相关性,阐明中医药体内抑制或稳定HIV-1病毒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提供临床基础及理论依据。
鉴于中医药辅助治疗HIV/AIDS的疗效特点及作用机制需开展深入研究。本研究首先开展了康爱保生丸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研究,筛选出应用康爱保生丸治疗满36个月的132例HIV/AIDS患者,开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层分析比较康爱保生丸治疗36个月随访过程中,CD4+T细胞、CD8+T细胞、血常规、肝肾功等,并分析了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而后开展了康爱保生丸对HIV-1病毒基因表达的影响作用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式,对89例HIV/AIDS患者,根据患者是否自愿服药分为治疗组(KA组)及未治疗组(UK),并于0,3,6,9,12月进行随访及指标检测,采集患者外周血,应用多重基因表达系统检测HIV-1调控基因vpr,vpu,tat,vif,nef,rev的相对表达量,并检测相关免疫指标及细胞因子。结果显示:应用康爱保生丸患者在36个月的随访过程中,相比0月,36月时CD4+T细胞中位数增加126个/μl,年均增加42个/μl。CD4+T细胞基线<350个/μl的患者各随访时点呈增加趋势。CD4+T细胞基线≥350个/μl的患者各随访时点保持稳定。相比0月,各随访时点血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百分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中位数统计显示,WBC、LY、ALT、AST治疗前后稳定,PLT、HB、CR、BUN呈上升趋势。在12个月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各随访时点KA组与UK组比较,HIV-VL无显著性差异。基线指标Spearman’分析显示:nef与CD4+T,CCR5呈负相关,与sCD27呈正相关,vpr与CD4+T,NK(CD3-CDl6+CD56+)呈负相关,与CD8+HLA-DR呈正相关,tat与CD4+T,CD8+T, Treg(CD4+CD25+),NK(CD3-CDl6+CD56+)呈负相关,与CD8+HLA-DR呈正相关。治疗3月时,KA组与UK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的调控基因是vpr,vif,tat,nef(P<0.05),其中vif,vpr上调,nef、tat下调。治疗6月时,KA组与UK组比较rev下调。研究结果提示康爱保生丸临床长期疗效表现为稳定HIV/AIDS患者CD4+T细胞,治疗有效率和恢复率与CD4+T细胞基线水平有关,其作用机制在外周血水平可能与干预HIV-1 nef、tat、rev的表达有关。研究结果可为阐释中医药治疗HIV/AIDS的作用机制提供思路和借鉴。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Intensive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enhancement of Bi5O7I via coupling with band structure and content adjustable BiOBrxI1-x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14-Methyl-1-octadecene, the Sex Pheromone of the Peach Leafminer Moth
七羟基异黄酮通过 Id1 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
人锌指蛋白ZNF300基因表达干预对肝癌多药耐药的调控作用
人工光环境对生物节律影响及中医药干预作用的研究
HIV-1逆转录酶基因新耐药突变的证实及干预的研究
中药桑白皮对HIV-1 LTR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