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分析了近十年热带西太平洋上层海洋年际变化的海气耦合特征;发现了此海域上混合层温度和流速50天周期振荡的基本规律;揭示了此海域季节内变化的机制是局地海气相互作用负反馈特性。通过数值试验和理论分析证实了热带西太平洋季节内振荡可以通过第二斜态开尔文波与背景场的相互作用导致厄尔尼诺事件,这是对目前国际上较公认的“延迟振荡”理论的一次挑战。本项目还研究了热带西太平洋与热带印度洋的协同作用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此海域大气波劝的天气效应,进一步证实了热带西太平洋大气活动的一些特点与规律。本项目已发表论文11篇,待发表论文2篇,正在撰写的论文2篇。曾在二个大型国际会议上报告。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Image super-resolution based on sparse coding with multi-class dictionaries
Phosphorus-Induced Lipid Class Alteration Revealed by Lipidomic and Transcriptomic Profiling in Oleaginous Microalga Nannochloropsis sp. PJ12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bionics flapping wing
冬季热带西太平洋对流活动对北半球大气环流影响
热带热源的大气响应理论拓展及其应用
热带西太平洋与大气的大尺度相互作用
拉尼娜期间热带西太平洋的响应及其物理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