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电动机车的研究,是目前轨道交通领域新能源应用的研究前沿。由于目前可用于机车的燃料电池系统功率有限,而机车负荷又具有移动、冲击性的特点,以及机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最大净输出功率、动态响应特性以及电池寿命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机车PEMFC系统不仅存在严重的"氧饥饿"现象,同时也存在严重的"氧饱和"现象,既有的控制方法已难于满足机车燃料电池系统的要求。为此,本项目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一个适用于OER分析的大功率机车PEMFC动态新模型,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扩展相对阶的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并通过对H∞次优鲁棒控制方法和SSV分析方法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最佳OER鲁棒性能约束条件的鲁棒优化控制方法,实现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的统一,解决传统控制方法难于得到最佳OER控制结果的问题,以而保证PEMFC系统能够跟踪最佳OER,避免燃料电池机车在运行时出现"氧饥饿"、"氧饱和"现象。
燃料电池电动机车技术是目前轨道交通领域新能源应用的研究前沿。由于机车负荷具有移动、冲击性的特点,而且机车燃料电池系统的最大净输出功率、动态响应特性以及寿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导致机车燃料电池系统不仅存在严重的“氧饥饿”现象,同时也存在严重的“氧饱和”现象,既有的控制方法已难于满足机车燃料电池系统的要求。. 为此,本项目通过建立一个适用于过氧比(OER)分析的大功率机车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动态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最优OER的PEMFC系统优化控制方法,保证PEMFC系统能够跟踪最优OER,避免机车在运行时出现“氧饥饿”、“氧饱和”现象。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适用于OER分析的的机车PEMFC系统动态模型:建立了系统机理模型和辅助设备模型,实现了对净输出功率、OER和负载电流的耦合关系有效分析。.(2)提出了基于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MPSO)的机车PEMFC模型参数辨识方法:针对传统PSO算法易使平衡点陷入停滞状态和造成早熟收敛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较好全局搜索能力和寻优速度的MPSO算法,实现了对系统关键参数辨识。.(3)提出了基于动态扩展算法的PEMFC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针对相对阶不足的非线性PEMFC系统,通过增加外动态系统状态变量构造了合成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扩展算法的PEMFC状态反馈精确线性化方法。.(4)提出了基于鲁棒二自由度的PEMFC系统最优OER优化控制方法:为实现对最优OER跟踪、减少系统寄生功耗和提高系统鲁棒性,采用MPSO算法对H∞混合灵敏度问题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鲁棒二自由度的PEMFC系统最优OER优化控制方法。.(5)学术论文:已发表和录用论文41篇,其中SCI 检索15篇,EI检索15篇。(超额完成).(6)出版专著:出版专著1部。(超额完成).(7)申请专利:已申请发明专利11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其中可转让专利3项。(超额完成).(8)学生培养: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其中毕业4人,在读6人;硕士研究生24名,其中毕业11人,在读13人。(超额完成).(9)学术交流:邀请同行专家学术讲座4人次、项目组成员出国交流6人次。(超额完成).(10)平台建设:构建了国内第一套大功率燃料电池机车研发平台,研制完成了国内第一辆燃料电池电动机车。(超额完成)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粗颗粒土的静止土压力系数非线性分析与计算方法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粉末冶金铝合金烧结致密化过程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密度模型
基于多层次结构化的机车用燃料电池系统效率多牵引工况优化控制方法研究
应用微观渗流技术提高燃料电池输出功率的研究
机车用多堆燃料电池系统健康状态评估及故障预测研究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最优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