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重复地震Pms横波分裂检测红河断裂带及邻区壳内形变的时变特征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30403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孙长青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聪,周智刚,张广伟
关键词:
重复地震红河断裂Pms震相时变特征横波分裂
结项摘要

The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hear wave splitting paramete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ynamic adjustment course of the stress-strain field. The Red-River fault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 located in the active region of crustal movement near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is an ideal area to study the crustal anisotropy. In this study, using the data of global repeated earthquakes recorded by earthquake stations in western Yunnan from 2001 to 2012 and choosing proper Gaussian parameters, receiver function pairs of radial- and transverse- components of teleseismic P-waves will be calculated by a time-domain iterative deconvolution. Receiver function pairs with high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unambiguous Moho converted Ps phases (Pms) will be selected to measure the Pms splitting owing to the crustal anisotropy. The technique of extracting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hear wave splitting will be developed by frequency-dependent Pms shear wave splitting. To analyze whether shear wave splitting parameters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big earthquakes, dynamic events which led t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he crust structure within the period will be searched, such as Sumatra earthquakes,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Yushu earthquake, and then the research in single station will be expanded to all stations in the whole study area. Furtherm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oral variations of shear wave splitting parameters in a characteristic frequency band and the geodynamic processes will be investigated.

地震横波分裂参数随时间的变化与应力应变场的动态调整过程密切相关. 红河断裂带及邻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壳运动的关键区域, 是研究地壳各向异性随时间变化的理想场所. 本研究拟采用2001-2012年期间滇西地区密集台网记录的重复地震资料, 选择合适的高斯参数, 利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法求取高信噪比、稳定可靠的远震接收函数. 提取Moho面转换横波(Pms)分裂参数, 并考虑其频率依赖性, 发展可准确获取横波分裂参数随时间变化特征的技术. 寻找数据时间段内导致介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动力学事件, 如苏门答腊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 分析大地震前后横波分裂参数是否存在变化, 并将单台的研究推广到整个区域, 探讨横波分裂参数在特征频段的系统性时变特征与红河断裂带及邻区地壳深部应力应变场动态调整过程之间的关系.

项目摘要

地震横波分裂参数的时变特征与应力应变场的动态调整过程密切相关,红河断裂带及邻区块体挤出运动明显、深部作用过程剧烈,是研究横波分裂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理想区域。本项目利用2007—2015年云南省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固定台站和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在云南地区布设的21个宽频带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事件波形,采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求取高信噪比、稳定可靠的远震接收函数,并提取Moho面转换横波(Pms)分裂参数,最终得到红河断裂带及邻区地壳各向异性特征。结果显示,各向异性强度在0.075s到0.425s之间, 平均值为0.28s, 其强弱分布与地表地质构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从各向异性方向来看, 多数台站下方各向异性快波偏振方向与断裂带走向一致. Pms震相的各向异性参数主要反映下地壳形变,将研究区内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时间延迟进行插值,结果显示下地壳变形整体上呈近NS向。选取2007年8月1日--2015年7月31日期间,震级Ms≥5.8级,震中距离研究区30-95°的远震事件,在地震活动频繁地区,如日本岛弧、菲律宾群岛和汤加群岛,识别后方位角和射线参数在一定取值范围内的重复地震。由重复地震事件波形获取的地壳各向异性参数,无论是快、慢波延迟时间还是快波偏振方向,均未呈现明显的随时间变化特征,可能与可识别的重复地震数量较少有关,这有待于数字地震资料的积累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利用重复地震研究地壳介质随时间的变化还受地震定位精度的影响,因此本项目还开展了大量的地震重定位方面的研究工作,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DOI:10.14067/j.cnki.1673-923x.2018.02.019
发表时间:2018
2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3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4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5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孙长青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20175007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18.5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9875009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利用GPS研究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现今构造运动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批准号:4150401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聂兆生
学科分类:D04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红河断裂带北、中段及邻区现今地壳深部变形的重力学研究

批准号:4160401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汪健
学科分类:D04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红河断裂带海-陆岩石圈形变时空特征及演化机制

批准号:41176038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姜效典
学科分类:D0603
资助金额:7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南北地震带北段横波分裂变化及其地壳形变意义

批准号:40904010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郭桂红
学科分类:D0404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