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反硝化是氮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选择亚热带地区的九龙江河流-河口系统,现场观测与实验培养相结合,重点研究水体反硝化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建立N2/Ar比值法,实现对反硝化产物(溶解N2)的直接测定;通过野外定点表层水观测和动力学过程观测(同步测定N2、N2O和水化学参数),识别河流-河口系统中发生强反硝化作用的"热点时区",探明水体反硝化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和时空变动规律;通过现场垂直剖面观测、培养实验和氮同位素示踪技术的应用,阐明沉积物-水界面反硝化产物N2的形成机理及释放过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化学计量学原理,系统研究反硝化作用与环境因子、沉积物理化性质以及沉积物-水界面特征之间的关系,揭示水体反硝化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
水体反硝化是氮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选择亚热带地区的九龙江河流-河口系统,现场观测与实验培养相结合,重点研究水体反硝化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建立N2/Ar比值法,实现对反硝化产物(溶解N2)的直接测定;通过野外定点表层水观测和动力学过程观测(同步测定N2、N2O和水化学参数),识别河流-河口系统中发生强反硝化作用的"热点时区",探明水体反硝化作用的动力学过程和时空变动规律;通过现场垂直剖面观测和培养实验,阐明沉积物-水界面反硝化产物N2的形成机理及释放过程;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和化学计量学原理,系统研究反硝化作用与环境因子、沉积物理化性质、微生物参数以及沉积物-水界面特征之间的关系,揭示水体反硝化过程的关键影响因素。主要结果:(1)九龙江河流-河口反硝化作用(溶解N2和N2O净增量)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强反硝化作用主要分布在氮富集河段(北溪龙岩段和西溪漳州段)。河口淡水端(盐度<0.5)反硝化作用及其空间分布主要受硝酸盐含量控制,海水端溶解N2与N2O的增加主要来自淡水端的输送,并受盐度梯度(混合作用)影响。(2)营养盐N含量和DO是控制九龙江河流-河口系统反硝化作用空间差异的主要因子。N含量和水温是影响反硝化作用季节差异的主要因子。(3)水柱N2净增量有明显的垂向分布规律,受沉积物-水界面生地化过程(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作用)和流动水团的综合影响。水柱存在较强的硝化作用,N2O相对富集且受铵氮占无机氮的比例控制。(4)九龙江河流-河口系统气态氮的移除量约占无机氮负荷的25%,与全球其他系统相比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河流营养盐过量富集造成气态氮的移除效率受限。基于本项目研究成果,为缓解该地区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应控制流域氮输入,开展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氮流失管理综合规划。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河流氮的反硝化过程及其对氮输送的截留作用
亚热带河流-河口界面氨氮污染转运的主控过程
辽河口氮的硝化与反硝化作用及其对环境影响研究
农业溪流系统氧化亚氮产生、释放与系统的硝化、反硝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