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中低价磷酸盐的环境行为及生物可利用性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07705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8.00
负责人:耿金菊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京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王晓蓉,王联红,左平,洪宇宁,姜锦林,韩超,张娟,王红军,曹瑞香
关键词:
低价磷酸盐环境行为磷循环水环境生物可利用性
结项摘要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低价态磷 (低于+5价) 不参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最近研究证实还原态磷化氢(PH3)是磷循环的气相载体,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中,引起人们对自然界低价磷的存在形态及其在磷循环中作用的极大关注。本项目以低价磷酸盐 (次磷酸盐,H2PO2-,+1价;亚磷酸盐,H2PO3-和HPO32-,+3价)为研究对象,选择典型水环境(地表水、地下水、污水),系统研究低价磷酸盐在水体的存在形态及时空分布特征;考察不同环境因子和氧化剂作用下低价磷酸盐的迁移转化规律;筛选并鉴定代谢转化低价磷酸盐的特征微生物;探讨藻类对低价磷酸盐的利用机制,揭示其是否为磷生物氧化循环的重要参与者;考察低价磷酸盐对水华优势藻类生长的影响,揭示其是否为水华藻类优先利用磷形态。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揭示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阐明湖泊中低价磷的生物可利用性、提供科学合理的控制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低价磷(无机磷—亚磷酸盐,H2PO3-和HPO32-,+3 价;有机磷—草甘膦,C3H8NO5P,+3 价)为重点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低价磷在水环境中的环境行为及生物可利用性。在建立离子色谱分析低价磷的测试平台上,获得了太湖水体亚磷酸盐的时空分布特征;考察了不同环境介质下低价磷的迁移转化规律,发现低温、避光、添加生物抑制剂有利于水体中亚磷酸盐的稳定存在,光诱导产生的•OH是水环境中亚磷酸盐的主要氧化剂;筛选并鉴定出以亚磷酸盐为唯一磷源生长的微生物,对筛选出的微生物进行了培养条件优化及代谢机理探讨;深入研究了草甘膦对水生生物的生态毒性效应;考察了低价磷酸盐对水华优势藻类(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发现亚磷酸盐不能作为铜绿微囊藻的唯一磷源,草甘膦能单独作为铜绿微囊藻的磷源,亚磷酸盐和草甘膦均能与正磷酸盐协同促进叶绿素a的合成,增强光合产率。研究成果对于深入揭示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机制、阐明湖泊低价磷的生物可利用性、提供科学合理的控制对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项目共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0篇(ES&T 2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获授权1项;培养研究生7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5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耿金菊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水环境中稀土形态的生物有效性

批准号:29377275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王哓蓉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水环境中铈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研究

批准号:41807343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瑞卿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湖泊水环境中锌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理研究

批准号:4150310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冯承莲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生物炭对土壤中典型抗生素吸附/解吸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机制

批准号:4120308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廉菲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