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独特形态的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及其微结构-性能关联一直是能源转换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LiFePO4/C的一维核/壳结构是电极材料的一种新颖形态,更具有独特的性能,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同时也将扩展电极材料研究的新领域。本项目拟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一维核/壳结构的LiFePO4/C,研究该核/壳结构的可控制备规律、微观结构特征、电子传导和锂离子扩散机制、电化学脱嵌锂特性,特别是低温特性等。通过本项目研究,将建立并完善一维核/壳结构LiFePO4/C的可控制备科学,系统表征其微观结构特征;阐明一维核/壳结构LiFePO4/C的电子-锂离子传导机制及电极过程动力学;揭示其结构-性能关联调控规律,为设计和构筑新型高性能电极材料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其微结构—性能关联一直是化学电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橄榄石型的LiFePO4由于具有原料来源广泛、无毒对环境友好、充放电平台平稳、循环性能好、极安全可靠等优点引起国内外持续广泛的研究。LiFePO4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低的电子传导率和锂离子迁移速率导致LiFePO4的电化学性能不理想,如可逆放电容量低、高倍率无法充放电循环容量衰减及低温性能差等。本项目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LiFePO4/C的一维核/壳结构,通过XRD, SEM, TEM, TG,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等技术研究了该核/壳结构的可控制备规律、微观结构特征、电子传导和锂离子扩散机制、电化学脱嵌锂特性。结果发现,该核壳结构中LiFePO4颗粒以包埋的形式嵌入碳纤维内,相对于固相碳包覆,均匀连续包覆的碳纤维具有多孔结构,有利于电解液及锂离子的扩散。该核壳结构正极材料在水相电解液中,50C的放电容量为45 mAh/g,倍率性能良好。本项目的开展为材料的碳包覆提供一条重要的途径,丰富了材料研究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本项目还做了如下三方面工作:. (1)针对该核壳材料离子和电子电导差的问题,采用液固相结合方法合成了制备LiFe1-xMnxPO4系列材料,通过调控材料形貌尺寸、碳复合以期提高LiFe1-xMnxPO4的电子和离子导电性,从而改善正极材料LiFe1-xMnxPO4的电化学性能;.(2)从环境电化学领域的资源利用考虑,我们开展了基于钛白副产制备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LiFePO4,Fe2O3)及其性能研究的工作,该工作主要是以期扩大制备LiFePO4的原料来源及制备新思路。以钛白副产绿矾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制备LiFePO4正极材料。碳包覆处理后,该金属离子掺杂型LiFePO4/C复合材料10 C倍率下的放电比容量可达90 mAh g-1, 1 C倍率下循环100圈后的容量保持率为95.3%,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3)在富锂锰基正极材料Li1.2Ni0.2Mn0.6O2的制备及改性方面进行研究,该工作主要是基于LiFePO4材料的相关研究已很成熟,成功应用到电动汽车领域,但其能量密度不高,急需探索和研究新的高能量密度正极材料而提出来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142~146,148,150)Nd光核反应理论计算
Preparation of high performance LiFePO4/C by extracting iron element from iron tailings by concentrated sulfuric acid hot dip method
石墨烯纤维的湿法纺丝制备及其性能
同轴静电纺丝制备核-壳型ATP超微电极
C/LiFePO4体相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及其基础研究
“蛋黄-壳型”硒硫基复合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锂电池性能
梯度核壳结构LiMn2O4正极材料的可控制备及电化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