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霉科和丝枝霉科分别是毛霉目的一个中等大小和很小的科,前者12属22种,后者2属7种。它们的所有属的种都很少,最大的属也只含5种,因此有关菌种很难分离得到,又因所有的种易死和难以存活,给研究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全国仅知4属4种,都是我们课题组过去早期的工作结果。和毛霉目其它成员一样,枝霉科也有发酵食品的能力,特别是发酵肉类食品具有独特风味;另一方面,它们也是人、畜的条件致病菌,例如,其中的反卷科克霉已知是最常见和致病力极强的人类毛霉病病原菌之一;此外,少数属种还可引致植物病害。国外形态研究较多,但留有一些争议问题,国内只有我们实验室有一些零星研究,远未达到完成它们的系统分类要求。我们拟在前几个基金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这两个科用新构思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结合形态分类研究以摸清它们的属、种多样性,解决过去存在的分类争议,完善其分类系统,并为其资源利用和有害控制提供基本信息
到中国各地区补点采集各种样品,用各种方法和条件分离菌种,纯化和复壮过去历年积存下来的老菌种,进一步收集和征集有关文献、特别是一些老分类文献,以及通过向国外同行或有关菌种保藏机构交换或征集模式和权威菌种,三年内对丝枝霉科(Chaetocladiaceae)的丝枝霉属(Chaetocladium)和双分丝枝霉属(Dichotomocladium),以及枝霉科(Thamnidiaceae)的巴克库霉属(Backusella)、卷枝霉属(Helicostylum)、旋枝霉属(Pirella)、枝霉属(Thamnidium)和梗枝霉属(Thamnostylum)真菌进行了研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工业萝卜泡菜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分析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长链烯酮的组合特征及其对盐度和母源种属指示意义的研究进展
气力式包衣杂交稻单粒排种器研制
中国水玉霉、笄霉、吉尔霉等三科的系统分类研究
伞枝泡囊霉科系统分类及与被孢霉目和毛霉目的关系研究
中国毛霉科犁头霉属等七属的系统分类研究
中国葡萄孢柱隔孢牙枝霉属的分类及其植病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