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有着广泛的分布,其面积约占我国领土面积的6.7%。同时,这一地区也是强震多发区和高烈度设防区。震害实例调查和室内试验研究都表明这种弱胶结、大孔隙的特殊土在地震作用下较易产生地震滑坡、震陷和液化等灾害。其中,震陷是黄土地基的主要潜在震害。然而,在现行相关工程规范中,尚无专门的处理方法与标准。本项目拟通过现场与室内试验和理论计算分析,研究如下内容:(1)黄土地基震陷性的工程评价方法;(2)黄土地基抗震陷的密实处理技术标准;(3)地震作用下黄土地基中灌注桩负摩阻力的计算方法;(4)强夯法、灰土挤密桩法和灌注桩对抗震陷的效能;(5)黄土地基震陷性处理与湿陷性处理的可结合性;(6)黄土地基震陷性处理的技术方法与标准。其成果对于黄土地区建(构)筑物的地基震害预防和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设施与重大建设工程的防震减灾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规律
基于“可能湿陷变形”的黄土渠道地基湿陷性评价方法研究
软粘土动变形特性与软土地基震陷
黄土地基抗液化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