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动态路由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网络可生存性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60972065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33.00
负责人:刘晓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周岩,戚佳金,李琰,黄南天,吴瑾,孙健,周进,张良,王勤
关键词:
蜘蛛网算法电力线载波通信蚁群算法可生存性分层路由
结项摘要

针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网络可生存性不强问题,拟从网络连通性、通信负载均衡性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等几方面,重点研究蜘蛛网特点、理论框架和算法以及该理论在电力线载波通信自动路由的实现方法,探索蜘蛛网结构参数变化与通信可靠性、通信性能的内在关系,完成相关蜘蛛网构建算法,根据动态小生境,建立具有强壮性和可恢复性的局部网路由;研究改进蚁群算法,提高算法时间效率,建立具有自组织性的骨干网路由;着重研究基于蜘蛛网理论和改进蚁群算法的分层动态路由模型,探讨双层优化路由的可行性和相关理论,构建低压配电网整体通信分层动态路由模型。在此基础上,实现网络自主恢复功能、节点通信负荷均衡功能和高等级通信任务的保障功能以及通信效率最大化功能,解决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间歇性通信瘫痪和永久性通信瘫痪问题,建立起电力线载波通信可生存性理论框架,为设计具有强可生存性的自适应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提供路由理论支持。

项目摘要

本课题针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网络可生存性不强问题,从网络连通性、通信负载均衡性和服务质量保障机制等几方面进行研究,首次提出:(1)人工蛛网网络结构模型及网络可靠性分析方法; (2) 蜘蛛网构建算法以及该算法在电力线载波通信自动路由方面的实现方法;(3)具有强壮性和可恢复性的蛛网局部路由重构算法;(4)基于人工蛛网算法的改进分级蚁群路由算法;(5)具有自组织性的骨干网路由;(6)基于人工蛛网算法和改进分级蚁群路由算法的分层动态路由模型。以此为基础,验证了低压电力线通信系统分层优化路由的可行性,实现网络自主恢复功能、节点通信负荷均衡功能和高等级通信任务的保障功能以及通信效率最大化功能,解决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间歇性通信瘫痪和永久性通信瘫痪问题,建立起电力线载波通信可生存性理论框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2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物联网中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挑战

DOI:10.3969/j.issn.0255-8297.2020.01.002
发表时间:2020
3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一种改进的多目标正余弦优化算法

DOI:
发表时间:2019
4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一种加权距离连续K中心选址问题求解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20
5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不确定失效阈值影响下考虑设备剩余寿命预测信息的最优替换策略

DOI:10.11887/j.cn.202101019
发表时间:2021

刘晓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网络可生存性研究

批准号:60573048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张玉清
学科分类:F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面向电力能源互联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核心网络理论研究

批准号:5167703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刘晓胜
学科分类:E0704
资助金额:5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电力线扩频载波通信的小波滤波及芯片实现

批准号:60971093
批准年份:2009
负责人:罗高涌
学科分类:F0111
资助金额:3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复杂网络的Internet可生存性分析方法研究

批准号:60743003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王丽娜
学科分类:F0205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