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点委夜蛾的季节性迁飞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40173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黄建荣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批准年份:2014
结题年份:2017
起止时间:2015-01-01 - 2017-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封洪强,李国平,张言芳,金银利,高丽娜,师越
关键词:
迁飞轨迹二点委夜蛾昆虫雷达季节性迁飞
结项摘要

Athetis (Proxenus) lepigone is the new recorded insect pest of maize production in China, which difficult to control. Various published information or observations speculated the new recorded pest was an migratory insect. Whether it is migration or not will determine the devising of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is project will investigate seasonal variation in migration intensity and flight parameters of high-flying A. lepigone moths by vertical-looking entomological radars (VLRs), combining with aerial-netting capture, twin light-trap (simultaneously operated search light trap and ground light-trap), tethered-flight mill and ovarian dissection of females. Scope and pathway of migratory will be calculated by migration trajectory models after adding flight orientation parameters. Seasonal habitats will be examined using datum from monitoring points of A. lepigone contacted in this study and national monitoring network. Implement of this project will increase our ability to understand seasonal migration patterns of A. lepigone and strengthen the capacity of forecasting and preventive management strategies.

二点委夜蛾为新发农业害虫,主要为害玉米,防治困难。现有研究资料和观测现象表明,二点委夜蛾可能具有迁飞习性。二点委夜蛾是否迁飞,直接左右着防控策略。本研究拟采用旋转极化的垂直昆虫雷达,并结合空中网捕、姊妹灯诱集成虫、成虫吊飞、卵巢解剖等方法,测定二点委夜蛾在不同季节的飞行参数。同时利用本研究设立的监测点及全国的诱虫资料,结合昆虫自主定向参数,优化迁飞轨迹模型,阐明并验证二点委夜蛾季节性迁飞的范围和路径。这对深入理解二点委夜蛾的迁移扩散行为,阐明该虫的季节性迁飞规律,从而准确预报其发生、正确指导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摘要

二点委夜蛾为新发农业害虫,主要为害玉米,二点委夜蛾是否迁飞,直接左右着防控策略。本研究采用了旋转极化的垂直昆虫雷达,空中网捕、姊妹灯诱集成虫、成虫吊飞、卵巢解剖等方法,室内测定了不同食料饲养的二点委夜蛾,该虫成虫24h内最大飞行距离为44.55千米,最大飞行时间为21.46 h/24h,最大飞行速率达4.3米/秒,成虫初羽化4日龄蛾喂小麦时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最佳。雷达观测表明,2015-2017年在新乡第1-2代成虫在空中的最大密度层为600-700米,主要飞行高度在500-900 m,飞行方向以北向为主,东北或西北,飞行速度为8-10 m/s,成虫起飞时间傍晚18:00开始,在凌晨06:00左右降落,成虫每日最大的飞行持续时间为12小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确定了7个自然地理种群的基因交流水平高,种群迁飞比率平均达到 0.0478,同时在华北南部地区的迁飞概率大。在新乡对该成虫第1-2代成虫进行卵巢级别划分,每日以1-3级卵巢比例占主,高级卵巢(4-5级)比例较低,成虫存在明显的本地起飞特征,而本地降落少,后半夜虫量主要以过境虫源为主,雷达观测结果也表明,1-2代二点委夜蛾空中成虫在20:00-22:00点内飞行的虫量最大,其后虫量逐渐减少,极少天数内在后半夜有虫峰。利用迁飞轨迹模型和雷达观测参数,确定了二点委夜蛾第1代成虫的迁飞路径在山西运城以东南或东北向为主,河南孟州、济源、沁阳以东南向为主,河南北部以东北或者西北向为主,徐州、济宁、泰安、滕州以北向为主,河北南部的馆陶县、栾城县等地以东北向为主,北京地区的二点委夜蛾成虫以南向北部迁飞为主。这些结果对二点委夜蛾的迁移扩散行为,准确预报其发生、正确指导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DOI:10.11999/JEIT150995
发表时间:2016
2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农田节肢动物不同取样方法的综合比较

DOI:10.17520/biods.2020034
发表时间:2021
3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极区电离层对流速度的浅层神经网络建模与分析

DOI:10.6038/cjg2022p0255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基于体素化图卷积网络的三维点云目标检测方法

DOI:10.3788/IRLA20200500
发表时间:2021
5

结合SBL的双脉冲频控阵雷达离网目标定位方法

结合SBL的双脉冲频控阵雷达离网目标定位方法

DOI:10.16798/j.issn.1003-0530.2020.10.017
发表时间:2020

黄建荣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溴氰虫酰胺亚致死剂量对二点委夜蛾卵巢发育及卵黄原蛋白基因时空表达的影响

批准号:31601632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安静杰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棉铃虫及其它夜蛾迁飞过程中的定向机制及其对迁飞轨迹的影响

批准号:30400288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封洪强
学科分类:C1401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甜菜夜蛾 Spodoptera exigua 的种群遗传结构及迁飞路线的分子认证研究

批准号:3110162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兴亚
学科分类:C0402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草地贪夜蛾随亚洲季风入侵我国东半部农作区的迁飞格局

批准号:31901873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吴秋琳
学科分类:C14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