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六味地黄丸的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6045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谢宝刚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南昌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钟海军,孔祥玉,黄惠明,沈家庭,方修忠,胡建华,郭锋,刘敏敏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作用机理代谢组学抗炎药效物质基础
结项摘要

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药效、质量控制和机理等方面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本项目拟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临床疗效确切但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作用机制不明的经典名方- - 六味地黄丸及其拆方为研究模型药物。整合利用多种色谱联用的代谢组学技术,应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代谢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探讨不同处理组代谢表型的差异,结合药效测定结果,得到炎症/药物相关谱。找出能区分对照、给药及病理的特征峰组作为生物标志物(biomarkers)。通过了解biomarkers的相互联系、体内代谢转化途径或生化功能以及结合药代动力学、分子生物技术等,发现或阐明药物作用靶点,从而推测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该项目思路新颖,挑战性强,对先导化合物发现、中草药、疾病治疗和预防等的研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项目摘要

中药复方的作用靶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药效、质量控制和机理等方面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六味地黄丸具有广泛确切的临床疗效,深受大众青睐。然而,迄今为止,未见发现其特定作用靶点(酶、受体、离子通道、转运子、核酸等)的报道。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紫外(HPLC-UV),高效液相亲水紫外蒸发光检测(HPLC-HILIC-UV/ELSD),高分辨核磁共振(1HNMR)等检测手段的代谢组学技术与药理学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经化学计量学分析,找出图谱与六味地黄丸抗炎药效相关的特征代谢物,共鉴定表征了18种化合物。. 其中四种代谢物分别是金雀异黄素、大豆苷元及他们的葡萄糖醛酸代谢物,通过了解这四个化合物浓度变化的关系及药代动力学结果,我们推测六味地黄丸可能影响大鼠体内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经体内外实验证实六味地黄丸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抑制作用,从而发现了六味地黄丸的一个作用靶点——β-葡萄糖醛酸苷酶。通过化学成分逐步分离及体外酶活性测定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六味地黄丸中抑制该酶的化合物-葡萄糖二酸1.4内酯,未见在中草药中发现该化合物的报道。我们研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水提取物能明显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肿胀,同时伴随着降低炎症大鼠尿液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活性。文献研究表明,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升高是体内产生炎症的一个标志物之一,而葡萄糖二酸1.4内酯是该酶的特异抑制剂。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六味地黄丸中的葡萄糖二酸1,4内酯是其抗炎的物质基础(之一)。. 通过测定另外14种特征代谢物相对浓度的变化,发现和验证了六味地黄丸对角叉菜胶引起的急性炎症动物模型的抗炎作用还与菌群的调节、肾功能的调节、能量代谢的调节、脂代谢的调节等相关。. 建立了六味地黄制剂/中草药定量测定葡萄糖二酸及其1,4内酯的HPLC-UV/ELSD,HPLC-MS/MS方法。鉴于葡萄糖二酸1,4内酯及其前体葡萄糖二酸盐广泛的药理作用及六味地黄丸中较高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不仅对诠释六味地黄丸的抗炎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同时对药物靶点/新药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研发新的具有治疗或预防价值的药物(或多组分药物)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5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利用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橘属中药物质基础及其体内作用

批准号:81573569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元艳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5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泽泻抗高脂血症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

批准号:8160327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苗华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代谢组学与谱效结合的防己黄芪汤益气祛湿作用物质基础研究

批准号:81503207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刘晓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应用药物代谢组学组合技术研究栀子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批准号:81373952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宋凤瑞
学科分类:H320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