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号分子调控的细菌/真菌协同处理VOCs废气生物膜快速形成与定向构建方法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30852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韩云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阎鸿,张婧赢,丁文杰,席婧茹,李衍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群体感应定向构建细菌/真菌生物膜信号分子
结项摘要

Bacteria and fungi can cooperate effectively in treating different kinds of VOCs. But the bacteria/fungi coexist biofilms formation is difficult, and the membrane-forming requires a long time.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microorganisms in biofilms could secrete the autoinducter for their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he quorum sensing was found in biofilms. In this study, the BTEX (methylbenzene, dimethylbenzene, etc.) will be taken as the target pollutant.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system of bacteria/fungi coprocessing BTEX was established by screening the high efficient BTEX-degrading microorganism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utoinducter of bacteria/fungi, biofilm properties and the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were analyzed respectively to clarify quroum sensing mechanism of biofilms form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bacteria/fungi coordination treatment. The inhibitors or isologue of the dominating autoinducter was screened. The VOCs removal efficiency was studied in different dosing concentration and method of the inhibitors or isologue. The biofilms quick formation and directional construction methods will be established based on autoinducter of quroum sensing. In sum,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bacteria/fungi efficient treatment of VOCs was provided due to this study.

细菌与真菌协同可有效处理含不同类型VOCs的废气,但细菌/真菌共存生物膜的形成较困难,在填料上挂膜所需时间长。已有研究发现,生物膜中微生物间可通过分泌信号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具有群体感应现象。本研究将以VOCs中的苯系物(甲苯、二甲苯等)为目标污染物,筛选可高效降解苯系物的细菌及真菌,建立细菌/真菌协同处理苯系物的生物体系。通过分析细菌/真菌生物膜形成过程中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特征、成膜特性及二者之间关系,阐明细菌/真菌协同处理VOCs生物膜形成的群体感应机制,并通过筛选关键信号分子的抑制剂或结构类似物,研究其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对VOCs去除效果的影响,建立基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调控的生物膜快速形成与定向构建方法。为细菌/真菌协同高效处理VOCs废气的复合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奠定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生物法在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过程中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以及无二次污染等优势,但其也存在挂膜慢、启动时间长等问题。已有研究表明,微生物信号分子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于此,本研究展开了基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调控的定向快速生物膜形成方法研究。. 本研究以苯系物(甲苯和邻二甲苯)为目标污染物,从不同生境中筛选获得包括Bacillus(芽孢杆菌属)、Alcaligenes(产碱杆菌属)、Eubacterium(真细菌属)、Lysobacter(溶杆菌属)细菌和Scytalidium lignicola(柱顶孢霉)真菌的功能微生物。并且通过比较12种填料的比表面积、表面粗糙度、持水率和经济效益等,筛选出适用于本研究的填料为聚氨酯海绵。将功能微生物负载于填料上,形成具有高效降解苯系物的细菌/真菌复合生物填料。. 通过纯培养获得具有降解苯系物的纯菌株3株Bacillus sp.(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以Bacillus sp.(芽孢杆菌)为例,采用平板划线法和LC/MS/MS分别检测了芽孢杆菌产生的信号分子。结果显示,芽孢杆菌具有产生多种信号分子的能力,检测到的信号分子C6-HSL和3-OXO-C8-HSL等。考虑到C链长度,后续试验中选择添加的关键信号分子为C6-HSL。. 同时,分析了功能微生物成膜特征与其信号分子之间的关系。对培养64h和128h空白组和实验组生物膜特征进行SEM观察,结果发现,添加信号分子可促进细菌细胞分裂,加快细菌细胞增殖速度,加速细胞聚集粘附,更快形成生物膜。. 构建小试装置对信号分子调控生物膜形成的方法进行连续运行研究。信号分子添加方式和添加量研究表明,装置构建好后,分批多次喷淋信号分子更有利于信号分子发生作用;而添加量研究结果表明,10μg/mL的C6-HSL添加量为最优添加量。对装置中微环境及微生物种群结构研究揭示,添加信号分子之后,装置内生物填料中功能微生物细胞分裂快,分布均匀。这有利于装置不同区域对污染物的去除,因而使整个装置对苯系物具有较好去除效率。. 本项目的研究结果初步在小试装置中实现了生物膜快速形成的主动调控,为废气生物膜快速形成与定向构建探索一种新的方法。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DOI:
发表时间:2016
2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3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感应不均匀介质的琼斯矩阵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804052
发表时间:2019
4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5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韩云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真菌和细菌混合生物膜的形成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

批准号:81772241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瞿跃
学科分类:H2209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分子水平的降解型生物膜形成机理与生物膜强化处理机制

批准号:5137801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温东辉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废气中H2S与VOCs的生物电强化协同去除及电子转移调控机制

批准号:5187865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琳
学科分类:E10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医用生物材料表面细菌与真菌混合生物膜中持留菌的形成及其持留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6032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叶联华
学科分类:H2809
资助金额:34.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