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盆地古近纪海水出入的痕迹学标志及河口湾识别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209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72.00
负责人:张国成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吴贤涛,曹高社,郑伟,邢智峰,吴渤,刘顺喜,王磊,张盼盼,杨小伟
关键词:
痕迹学标志渤海湾盆地河口湾古近纪下切谷
结项摘要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油气产区,在当前构造型圈闭日益难觅情况下,寻找地层型圈闭成为关注焦点。渤海湾盆地在古近纪相信曾有多次海水进出,其海水通道也极有可能形成下切谷-河口湾环境。作为地层型圈闭重要类型的下切谷-河口湾型储集砂体,在渤海湾盆地如何识别和寻找,是现今研究者探索的目标。.本项目拟以痕迹学研究为主,结合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震和测井以及构造演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解剖渤海湾盆地南(东濮)北(济阳)两个凹陷古近系下切谷-河口湾沉积体系形成与演变及其痕迹学识别方法,同时建立裂谷型盆地内海水通道型下切谷-河口湾沉积的垂向相序模式和平面相序模式,描述与其相关的储层分布特征,为此类储层预测服务。

项目摘要

渤海湾盆地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油气产区,在构造圈闭日益难觅的情况下,寻找地层型圈闭成为关注焦点。渤海湾盆地在古近纪相信有多次的海水进出,其海水通道也极有可能形成下切谷——河口湾环境。作为地层型圈闭重要类型的下切谷——河口湾型储集砂体。因此,本研究将在渤海湾盆地识别和寻找这类砂体作为研究探索的主要目标。. 项目组利用较好的痕迹学工作基础,结合沉积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地震和测井以及构造演化等方面的最新进展,重点研究渤海湾盆地南部(东濮凹陷)和北部(济阳坳陷)古近系沉积记录,以期识别出古近纪在这两个凹陷种可能形成的下切谷-河口湾体系,建立下切谷-河口湾沉积的演化和痕迹学类型组合及其识别标志,同时辅以地球物理测井相判识和构造演化,建立裂谷盆地内海水通道型下切谷-河口湾沉积的垂向相序模式和平面模式,描述与其相关的储层分布特征,为此类储层预测服务。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南部东濮凹陷进行的调查和研究,观察了东濮凹陷24口探井中的9口钻井岩心,并在岩芯中发现丰富的沉积构造和12个常见于海相环境的痕迹化石属种,目前,已发表论文3篇,另外2篇文章在准备中。由于岩心取芯井资料不足,岩心观察条件的限制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短缺,在地震剖面上识别下切河谷工作进展不大,对目前分离的濮阳、济阳凹陷之间构建海水通道尚未建立。.根据濮阳凹陷岩心观察和痕迹学研究,识别出了海水沉积层序,其中海退层序在开31井、新胡4井,从见到海相痕迹化石Diplocraterion、Palaeophycos、Terebellina开始到出现植物根迹结束,两个海退层序反映东濮凹陷沙四段沉积期,海水影响所及,仅限于边缘海的前滨和临滨深度范围。在文72-104井,从三角洲边缘海湾环境的痕迹化石Teichichnus,经过代表过渡带的Rhizocoralliun至滨外生物痕迹Zoophycos,记录到一次具有滨外环境的海进过程。开34井二次取芯段由压扁层理双向前积层理为标志的前滨环境变到具有Thalassinoides、Macaronichnos痕迹化石所指示的临滨环境,再变到含有生物扰动达再变到含有生物扰动达70%并具颗石藻所代表的滨外浅海环境,结束一次海进过程。在胡7井发现了图案型痕迹化石Paleodictyon,其产状与典型海洋同类型遗迹化石的保存差异反映了非典型海洋深水条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张国成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30571984
批准年份:20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51709061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9774030
批准年份:1997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9870021
批准年份:1998
资助金额:1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070543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3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40172045
批准年份:2001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渤海湾盆地古近系石盐岩中“竹节状”薄夹层的成因及其古环境指示

批准号:41302059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赵艳军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环北部湾陆上盆地古近纪鱼类研究

批准号:41862001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陈耿娇
学科分类:D0201
资助金额:39.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3

海域区古近纪典型盆地煤聚积模式及转换机制研究

批准号:40872100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李增学
学科分类:D02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古金沙江南流寻踪——青藏高原东南缘古近纪盆地的沉积记录

批准号:41572154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平
学科分类:D0713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