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界面过程对渤海南部海域磷硅循环的影响》项目系统研究了该海域沉积物-海水界面附近磷、硅的转移机制,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沉积物中的磷、硅在其循环中的作用等,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结论,提出了“自然粒度沉积物中形态研究(FNG)”的新概念,获得了底部界面附近沉积物中的可转化的磷与硅仅占其总量的19.2%和0.12%,即沉积物中虽存在大量的磷、硅,但其参与循环的量很少,渤海磷、硅循环的模式表明,沉积物向海水提供的磷、硅量分别占其循环量的86.4%和37.7%,说明沉积物-海水界面过程在磷、硅循环中所起的作用巨大的。这些新结论必将研究近海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台湾海峡南部近岸海域颗粒碳氮磷的通量及循环研究
中国东南部海域风应力对浮游植物水华事件年循环和年际变化的调控研究
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的界面过程对湖泊磷回复影响
沉水植物与磷细菌的联合对水-沉积物间磷循环的作用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