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光荧光粉的微腔白光发光二极管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102228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6.00
负责人:褚明辉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会斌,张爱春,刘晓新,宋春燕,胡永生,张楠,吴绍航
关键词:
微腔白光LED有机荧光粉
结项摘要

白光LED具有节能、环保、长寿命等优点,是新一代绿色环保照明光源,其市场价值和社会效益巨大。利用蓝光LED激发黄色荧光粉是目前白光LED照明光源的研究热点。适合蓝光LED激发的黄绿色荧光粉存在发光效率不高、红光区的发光较弱、显色性不高等问题。而且蓝光LED的发射波长会随着节区温度的升高而发生偏移,使白光器件出现颜色漂移、荧光粉老化以及流明效率降低等问题,目前尚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为此,本研究在合成开发新型高效率黄绿色荧光粉的基础上,拟利用微腔技术将蓝光OLED和黄绿色无机荧光粉涂层结合起来,利用微腔提高荧光粉中给体和受体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增强弱光成分。利用材料在微腔中的发光谱稳定、强度增强、发光模式可调的特性解决现有白光器件中蓝色光波长漂移、白光显色性不高等问题。最后通过优化设计微腔结构实现基于OLED和黄绿色荧光粉的显色指数高、颜色稳定以及发光效率高的白光器件。

项目摘要

白光LED具有节能、环保、长寿命等优点,是新一代绿色环保照明光源。本项目针对蓝光LED的发射波长存在的温度稳定性问题以及黄绿色荧光粉显色性有待提高等问题,采用OLED作为激发光源,采用微腔技术实现光谱峰值等性能更稳定的电致发光,进而将微腔OLED和黄绿色荧光粉涂层结合起来实现效率较高、显色性能突出的白光LED。通过微波法研制出了一种氮、硫、铜共掺杂的具有较高红色荧光量子效率的碳纳米荧光材料,荧光效率可达17%。以Balq为发光层研制了蓝光OLED,最大EL效率6.75 cd/A,最大亮度32220 cd/m2。以有机发光材料PTD为发光层研制了UV发光的OLED,两个EL主峰分别位于378 nm和392 nm,外量子效率可达到5.4%,功率密度为13.4 mW/cm2。在OLED结构的基础上引入微腔,获得了光谱半宽10nm左右的UV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过在有机层内部引入光栅微结构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OLED的光耦合出射效率。实现了近UV微腔OLED激发无机荧光粉的白光器件,其色坐标为(0.33,0.33),色温为5620K,显色指数CRI超过了90,最大亮度在1000 cd/m2。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基于图卷积网络的归纳式微博谣言检测新方法

DOI:10.3785/j.issn.1008-973x.2022.05.013
发表时间:2022
2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极地微藻对极端环境的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DOI:10.7685/jnau.201807013
发表时间:2019
3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DOI:10.16490/j.cnki.issn.1001-3660.2017.01.017
发表时间:2017
4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5770.2022.09.012
发表时间:2022
5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DOI:10.3969/j.issn.1001-2222.2015.03.010
发表时间:2015

褚明辉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白光腔的光学功能器件的设计与研究

批准号:11474003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黄仙山
学科分类:A2205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白光LED用新型碳二亚胺荧光粉的研究

批准号:5150209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袁双龙
学科分类:E02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具有微腔结构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的研究

批准号:69606002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陈立春
学科分类:F0401
资助金额:9.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三基色及白色有机微腔发光二极管的研制

批准号:90101017
批准年份:2001
负责人:王立军
学科分类:F0401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