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运用现代构造-沉积盆地的几何学、运动学研究的新思想和新方法,通过对盆地的地层学、沉积学和主要断裂的年代学进行研究,确定红河盆地是在中新世晚期-上新世由于红河断裂右行走滑控制所形成的走滑拉张盆地。盆地被冲积扇相、河流相和湖泊相沉积物充填。其演化可分为中新世晚期和上新世2个阶段,反映了红河断裂2次强烈的走滑运动。这与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阶段基本吻合。从而确定了红河断裂右行走滑的开始时间应力7-8Ma。该项目进一步揭示了红河-哀牢山构造带的活动历史,为青藏高原及东南亚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在通过研究沉积盆地来反演断裂活动历史方面作出有创见的探索。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SRHSC 梁主要设计参数损伤敏感度分析
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第三纪构造—沉积演化
走滑盆地形成机制--滇西腾冲第三纪盆地研究
红河大断裂两侧地块第三纪构造变形的构造磁学研究
华南地貌-水系演化与南海构造-沉积事件的台湾第三纪地层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