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丽金龟是我国北方农区的重要地下害虫之一,危害多种农作物。幼虫期漫长且生活在地下,防治非常困难。昆虫性信息素作为调控成虫行为的重要通讯物质,为监测种群动态与控制害虫发生提供依据。而昆虫分泌微量性信息素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和特异性阻碍了性诱剂的研究进展。本项目拟通过对铜绿丽金龟求偶行为和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的观察,明确性信息素产生与释放规律;采用固相微萃取、溶剂提取辅助微量化学衍生化反应手段,结合GC-EAD与GC-MS技术,分离、鉴定并明确性信息素各组分的分子结构与比例;利用简便易得原料,高效立体选择合成所有组分,通过室内行为反应测试与田间生物活性实验,筛选出性信息素最佳配比,为阐明铜绿丽金龟种内化学通讯的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最终达到有效监测铜绿丽金龟种群发生动态并控制其发生与危害的目的。
研究任务按计划进行。开展铜绿丽金龟性信息素组分鉴定与生物活性探索。通过室内触角电位、行为反应研究验证,铜绿丽金龟性信息素由下列组份组成:(R,Z)-5-(-)-(1-癸烯基)二氢呋喃酮,可能含有微量(R,Z)-5-(-)-(1-辛烯基)二氢呋喃酮。主要组分(R,Z)-5-(-)-(1-辛烯基)二氢呋喃酮与丙酸苯乙酯+丁香油+香叶醇(3:7:3)组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室外生物活性表明,琼脂作为信息素载体,离心管作为诱芯,粘虫板作为诱捕器,在榆树林中诱捕实验,最高诱捕到四头,平均两头。分析原因,(R,Z)-5-(-)-(1-辛烯基)二氢呋喃酮不是特别稳定,需要筛选稳定剂进一步提高稳定性;载药的诱芯琼脂缓控效果不够理想,需要筛选载体材料进一步延长持效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利用反向化学生态学发展铜绿丽金龟的性诱剂
中国异丽金龟族属级阶元形态指标修订(鞘翅目:金龟科:丽金龟亚科)
林果害虫春尺蠖性信息素的结构鉴定、合成及活性研究
东北大黑鳃金龟性信息素及植物源诱集物质的研究